门头沟区委社会工作部坚持党建引领聚合力 社会治理开新局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门头沟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8-18
门头沟区委社会工作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新兴领域党建、基层治理效能、人才队伍建设,健全体制机制,压实各方责任,加强试点探索,不断开创全区社会工作新局面。
抓好新兴领域党的建设,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动新就业群体成为社会治理“新力量”。发起全市首个新就业群体“友好联盟”,动员54家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志愿服务团体等多元主体加入,形成服务新就业群体资源清单。建设122个“门小哥驿站”、2个全时服务驿站、26个友好社区,不断优化新就业群体综合服务网络。打造“志愿+”服务新就业群体特色项目,鼓励新就业群体参与社区助老送餐、“随手拍”,通过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和表彰奖励,推动新就业群体从服务对象向治理力量转变。激活非公企业服务地区发展“新动能”。打造“红领新立方·发展引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品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链升级、创新链突破、价值链跃升,激活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动能”。聚焦抓好重点领域、重点企业,探索以党建链赋能产业链,推动成立心血管创新药械产业党委和人工智能产业党委,以党组织为纽带搭建“红色朋友圈”,更好服务地区经济发展。激发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新活力”。打造“红领新立方·治理伙伴”社会组织党建品牌,推动党组织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共同体,在服务民生、化解矛盾、凝聚共识中展现新担当,成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中可信赖的“红色伙伴”。理顺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体制机制,开展社会组织“揭榜挂帅”行动,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在引领行业健康发展、参与基层治理中积极发挥作用。2024年,新兴领域新发展党员28名,新成立党组织2个;2个“两新”组织获市级奖励支持;多名快递从业人员当选区人大代表、区青联委员。
开展基层治理固本工程,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推进基层减负与赋能双向发力。高标准落实社区(村)组织“三个规范”工作,清理归并表格系统57个、机制牌子89个,在全市率先制定社区(村)组织事务准入管理办法,建立15个观察点,夯实基层减负长效机制,让社区(村)级组织真正把精力集中到抓好治理、服务群众上来。引领带动城乡社区品质提升。实施“精品城市幸福社区”行动计划,整合资源开展“七进社区”行动,实施幸福社区提质工程和幸福社区领航工程,引导开展“微治理美空间”项目,全面提升社区建设品质。针对商住两用楼宇综合治理难题,制定“四力融合”商务楼宇治理模式的工作方案,构建“5+2+N”商务楼宇治理体系,推动两个楼宇工作站挂牌成立。引导多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开展校地共建,推出“基层治理共享课堂”;与区人民法院联合开展社区法庭赋能基层治理行动;与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开展数智检察赋能基层治理行动,整合各类优势资源,探索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围绕打造“微笑北京—门头沟热心人”志愿服务品牌,实施志愿服务“七大行动”,以开展征集新时代“群众的声音”工作为抓手,整合人大、政协、信访等人民建议征集渠道,让回应群众关切、维护群众利益的机制更加健全、更加有效。
壮大社会领域人才队伍,激发社会工作新活力。强化社会工作部自身建设。坚持政治立部、扛牢使命职责,打造“门社先锋”机关党建品牌,以明责、学习、融入、奉献为主题,开展全员大调研、大学习、大比武,推出“‘机关+社区’共破难题研讨季”,建立部机关“揭榜挂帅”实践练兵机制,针对十大重点难点任务榜单组建9个揭榜小组,形成人人参与、人人争先的生动局面。建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将社会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区委“人才队伍培育工程”,印发《门头沟区关于加强新时代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社会工作者全新职业“路线图”。实施社区工作人才队伍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健全完善“选、育、管、带”工作机制,打通社区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路径。做好后备骨干力量储备和社区研修计划,为选优配强社区(村)“两委”班子奠定基础。加强志愿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壮大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队伍,大力培育社区养老志愿服务队伍,助力构建“社区+志愿”养老服务新模式。积极开展“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试点工作,形成“专业社工带领志愿者、志愿者协助专业社工”融合发展模式,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嵌入基层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