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德胜街道构建“四位一体”正向激励体系 全面激发干部担当作为新动能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西城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7-11
德胜街道工委始终把激发干部队伍内生动力、提升干事创业效能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核心任务,从组织激励和自我激励两个维度,积极破解基层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动力不足“不想为”、能力不足“不会为”、担当不足“不敢为”等难题,探索实践“思想引领—制度保障—实践锤炼—人文关怀”四位一体的正向激励体系,营造崇尚实干、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
(一)深化思想引领,筑牢担当作为的精神根基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把稳思想之舵。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制定年度教育培训必修课,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纳入培训内容,引导广大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厚植为民情怀,激发行动自觉。常态化开展宗旨意识教育,以接诉即办全员办件为引线,鼓励干部深入社区网格、项目一线、诉求人家中,倾听民声、体察民情、解决民忧,引导干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强主动担当、靠前服务的意识。
三是锤炼过硬作风,强化实干根基。深入开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案例剖析”双轨并行涵养党性修养,加强街道年轻干部、新提拔干部、关键岗位干部和新发展党员干部等重点群体学习教育,提高干部思想觉悟,引导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坚决筑牢思想防线。
(二)优化制度保障,畅通担当作为的成长通道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强化顶层设计。街道先后制定科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办法、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实施方案、事业单位平时考核工作实施方案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勤休假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定,进一步规范街道干部选拔任用和干部监督管理,为街道干部队伍建设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大办内工作组微调、事业单位组织架构变动、干部调整任免等多种举措,进一步完善街道内部运行机制,为干部干事创业创造良好条件。
二是实施职务与职级并行,拓展晋升空间。对干部最大的激励是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用好一个人能激励一片人。街道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坚持事业为上、有为有位,大力选拔任用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创新、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树牢街道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以“事”为主线开展全覆盖、全方位调研,将干部在承担中心工作、重点任务、接诉即办、攻坚克难、基层治理等方面的表现作为核心评价指标,破除论资排辈,把真正担当者选出来、用起来,有效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同时坚持人岗相适、人尽其才原则,统筹用好不同年龄段的干部。鼓励年轻干部走职务晋升渠道,从而更好发挥年轻干部改革创新作用,同时关注业务能力强、但不擅长行政管理的“千里马”干部和长期在基层默默奉献、踏实工作的“老黄牛”干部,用好用活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通过“双车道”发力,形成各年龄阶段和各职务层级结构合理、干部队伍生机活力的局面。
三是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树牢实干导向。扎实做好公务员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工作,突出“考人”与“考事”相结合,探索实施事业单位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贯通、街道全体干部接诉即办表现和绩效奖金贯通机制,干部参与接诉即办工作的主动性和实际成效直接与其考核结果和绩效奖金发放挂钩,体现差异化要求,打破“干多干少都一样”,真正让担当实干者得实惠。
(三)搭建实践平台,锤炼担当作为的过硬本领
一是创新初任年轻干部“理论课+实践课+下沉社区”培养模式,加快干部角色转变。针对新入职干部特点,街道及时把握干部需求,开展一揽子培养工作,为干部配备“成长导师”+“成长伙伴”,深化“成长导师启航计划”,通过全方位的成长指引与实践锻炼机会,力求多角度帮扶年轻干部成长,加快新入职干部融入街道,加速新入职干部完成从在校学习能力到单位工作能力的飞跃。
二是强化青年干部系统培育理念,夯实干部队伍近中长期梯次储备。制定“德·实”青年干部三年“育苗”计划,以青年干部的“三阶五维”成长体系为培养的核心模型,通过德实同心筑基、德实能力强化、德实领导力发展三个能力培养阶段,以及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能力、城市更新能力、为民服务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应急处突能力五个维度构建一个系统化、分层级的青年干部培育体系,实施“训-赛-评-用”闭环管理机制,推动干部培养从“课堂输入”向“实战输出”深度转化,为街道发现和识别优秀年轻干部提供平台。
三是优化岗位交流,激活队伍“一池水”。街道从全局角度出发,定期开展干部研判工作,统筹谋划街道干部工作,从干部年龄、性别、学历、工作经历、思想动态、心理诉求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多层次、多级别、多批次有序开展干部轮岗交流工作,努力破解年龄结构、部门结构、工作经历等结构性问题,调动干部履职担当的积极性,激活干部队伍活力。
(四)强化关心关爱,营造担当作为的暖心家园
一是做实人文关怀,传递组织温度。建立常态化谈心谈话制度,持续开展初任干部、年轻干部、新提拔干部、事业编干部谈心谈话和退伍军人座谈会等多形式,及时掌握思想动态、疏导心理压力、解决实际困难。完善干部健康体检、带薪休假和街道福利费管理使用等制度保障,加大对执行援派、挂职等干部的专项慰问。建立困难干部帮扶机制,对因病因灾因重大变故致困干部及时给予组织关怀和必要援助。使用好单位工会政策,抓细抓实日常关爱,做好干部子女寒暑假托管等后勤保障工作。
二是丰富精神激励,激发荣誉认同。健全表彰奖励体系,除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奖励外,通过荣退仪式、“最美办件人”、百姓宣讲团和“德邻微光”等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及时对工作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增强干部的荣誉感和获得感,激励更多干部见贤思齐、实干进取。
三是改善工作环境,提升归属效能。积极征求干部意见建议, 持续优化机关办公环境,完善食堂、车棚、文体活动室等设施,积极营造团结协作、相互支持、心情舒畅的工作氛围,提升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