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建工作

小板凳上议民生,朝阳区亚运村街道协商共治破难题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朝阳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7-11

朝阳区亚运村街道华西社区创新打造“板凳议事会”民主议事平台,将居民议事厅搬到小区花园、楼栋门前,通过“零距离”沟通、“接地气”协商,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清晨的阳光洒在华西社区健翔小花园,二十余张轻便的塑料板凳围成半圆,刚结束晨练的彩华文明倡导队队员们——这群平均年龄80岁的老人,与物业公司代表、辖区商户、居民志愿者围坐畅谈。没有会议室的长桌,没有刻意的议程,只有几张普通的小板凳和阵阵爽朗的笑声,“板凳议事会”拉开了社区一天中最温馨的民主协商序幕。

治理智慧,从“家长里短”到“民生清单”。2025年高考前夕,“板凳议事会”上,居民代表、物业和社区工作人员围坐在一起,就噪音难题展开热烈讨论。“孩子们寒窗苦读就盼这几天,可不能影响他们”“咱们制作一份静音倡议书,再分头找舞蹈队、装修户做工作”……大家热情高涨,畅所欲言。社区工作人员详细记录下居民们的每一条建议,力求将这些“金点子”转化为可操作的“民生清单”。这种“现场说事、当场议策”的实践,逐渐沉淀为一套标准化流程。

“哪里有问题,板凳就摆到哪里,现场说事、当场议策、限期落实,充分调动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实现‘小事不出楼门,难事共商共治’。”华西社区书记总结道。当老年人健康需求被提及,社区迅速联动北京体育大学资源,为全龄段居民开设为期两个月的八段锦公益课堂;针对消防安全痛点,“板凳议事会”排练电动车不进楼宣传情景剧,自编自导拍摄成警示视频......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让居民李阿姨形象地总结为“三气”:“脚沾泥土接地气,群策群力聚人气,件件落实顺心气!”这种不设门槛的畅谈模式,让居民们的关切问题在“拉家常”中化解。

社区的“板凳议事会”看似聚焦“小角落”,实则谋划“大民生”。这种去形式化、强参与感的协商模式,不仅让基层治理充满“烟火气”,更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居民的责任共同体意识。

模式创新,打破边界,构建治理共同体。“板凳议事会”治理智慧的落地,离不开机制的创新。社区党委书记介绍,通过“板凳议事会”搭建起“合伙人”机制,将物业公司、辖区商企、社群组织、热心居民等多元主体纳入治理体系,形成“居民提议—社区响应—多方联动—落地反馈”的完整闭环。

从居民随口提及的“买菜难”到社区推动的“公交站点增设计划”,从儿童游乐设施破损到设施更新,一场场“板凳议事会”议出了社区治理“大文章”。当增设公交站点的建议被采纳,社区立即组建专项小组对接交通部门;发现游乐设施老化,社区迅速筹措资金,并上报街道推动超期设施更新……“板凳议事会”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社区从“管理者”变为“服务者”,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真正落地生根。

小板凳上议出社区治理“大文章”,朝阳区亚运村街道把协调会开到群众心坎上,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让治理从“独角戏”变为“大合唱”,也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鲜活的“群众路线”样本。

上一篇:大兴区民政局举办新老党员交流座谈会暨“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下一篇:昌平区十三陵镇上口村:寻根乡土忆峥嵘 砥砺初心再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