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区旧宫镇以“三向三联”工作法赋能新就业群体建设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大兴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6-30
大兴区旧宫镇党委深入贯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理念,立足新就业群体特点与基层治理需求,创新构建“聚链强基、暖新赋能、融治增效”“三向三联”融合工作法,推动友好社区与友好商圈场景建设实现组织联建、服务联动、治理联抓。
一、组织向心聚合力,以聚链强基构筑“组织联建”新机制
一是以动态摸排为基,织密组织覆盖网。针对新就业群体流动性强、分布广的特点,镇党委统筹市场监管、行业主管、社区网格等力量,开展“扫街清楼”专项行动,动态摸排25家快递外卖站点、600余名从业人员,建立“一人一档”信息库。成立全区首个新业态流动党员党支部,将8名流动党员纳入规范化管理;同步推动工青妇组织嵌入,实现600余名小哥100%加入工会,形成“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的融合格局。
二是以文化铸魂为纲,激活红色基因链。以旧宫“德寿”文化为纽带,组织新就业群体签订《尚德公约》,开展“文明红黑榜”公示、非机动车“合德线”规范停车等特色活动。开设“指尖课堂”推送党的理论政策,邀请优秀小哥列席镇党代会、人代会,培育“红色小哥宣讲团”,推动新就业群体从“治理对象”向“治理先锋”转变。
三是以联处机制为桥,构建协同共治圈。镇党委联合社保、司法、工会等部门,搭建劳动争议一站式多元解纷联动处置平台。今年以来,已成功调处新业态群体劳动纠纷897件,化解率达93%。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新业态劳动纠纷高发点,开展交通法规、安全驾驶培训,送健康诊疗等活动,覆盖从业人员280余人次,从源头上预防化解矛盾纠纷,为新业态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二、服务向实惠民心,以暖新赋能打造“服务联动”新生态
一是构建“服务地图”,破解生活急难愁。以国韵村友好社区、住总万科广场友好商圈为试点,打造全镇域标准化友好场景,形成便捷服务网络,落点制图,建立“全时驿站”“诉求收集处”等服务点位共109处,以实际行动绘就“旧宫镇新就业群体服务地图”。联动社区底商企业组建“服务团队”,发放爱心服务卡,提供医疗体检、理发就餐等免费或低偿服务3000余次,实现“企业获流量、小哥得实惠、政府优环境”三方共赢。
二是创新“诉求直通车”,架起连心服务桥。创新实施新就业群体“诉求全线通”,开通“书记快速便民热线”,发放“联系卡”,以小哥诉求为“哨声”,收集并解决新就业群体子女托育难、房租负担重等问题诉求90余个。在重点商圈和社区设置“小哥专属停车场”,设置友好地图、楼宇导视图等指引设施,优化配送路线,日均减少骑手工作时长0.5小时,切实提升服务效能。
三是增强文化浸润,增强群体归属感。举办全市首届“小哥节”,开展“最美快递员”“最美家庭”宣讲,推选3名行业标杆、3户模范家庭,通过事迹宣讲、公益市集等活动传递正能量。在国韵村社区设置“红色书吧”“文明微课堂”,组织小哥参与“合德线”停车规范、垃圾分类宣传,让文明理念融入日常,形成“以文化人、以德润心”的友好氛围。
三、治理向新汇众力,以融治增效创新“治理联抓”新模式
一是汇聚区域化党建动能,构建成长新路径。镇级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统筹镇域内企业、银行、医院等成员单位资源,联合顺丰、京东等新业态企业,搭建“镇-社区-企业”三级治理协作平台。镇级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将建设友好场景纳入项目清单,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联动物业、商户设立“骑手治理观察员”岗位,建立“问题发现-分级响应-闭环处置”机制,骑手上报问题直达社区网格员,通过新业态群体职业优势实现治理效能提升。
二是“新蜂行动”优服务,绘就共治同心圆。立足新就业群体“移动探头”优势,以“志愿旧宫”为导向,推进“九个随手做志愿”活动(市容随手拍、问题随手报、垃圾随手捡等),成立6支“小蜜蜂”志愿服务队,建立“志愿者直报—部门速办—积分激励”闭环机制。例如,住总万科广场商圈聘请骑手担任“食安哨兵”,累计上报隐患问题180余件,整改率达100%,实现治理效能倍增。
三是双向服务创品牌,打造治理共同体。在国韵村社区试点“银龄互助”行动,组织小哥结对帮扶独居老人,提供“公益代买”“应急跑腿”等服务;商圈联动商户通过“商业联盟”,为小哥提供专属折扣,形成“小哥服务社区、社区反哺小哥”的良性循环。通过“治理积分换服务”“公益行动换荣誉”等机制,推动300余名小哥主动融入基层治理。
旧宫镇全镇域友好场景的建设实践,是以“三向三联”工作法为牵引,将新就业群体“需求侧”与基层治理“供给侧”精准对接的创新探索。通过组织联建凝聚合力、服务联动传递温度、治理联抓激发活力,实现了“单向管理”向“双向奔赴”的深度转变。下一步,镇党委将深化“友好场景+”模式,拓展“小哥学院”“新业态创业孵化基地”等功能,持续擦亮党建引领友好场景建设品牌,为新业态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