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区大兴庄镇:“区域化党建体系”助力项目“落地有声”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平谷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6-25
围绕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的总体要求,坚定落实“农业中关村主战场”的定位,大兴庄镇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聚焦重大投资项目财源转换,“五好两宜”、白各庄自住楼等重点项目实现属地纳税,建立企业服务包,精准服务,全年引进企业1200家,共促中国供销集团二级子公司成功落地,新增年纳税千万级大户1家,2024年全年组收同比增长20%。良庄子村荣获“北京市美丽乡村”“全国文明村”称号;洳苑嘉园社区荣获“区级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社区”“市级首都绿化美化先进集体”;如歌家园社区获“北京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市级表彰等。
坚持党建引领 明晰发展定位
召开“党建引领、区域联动”大兴庄镇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会,强调要坚持“一港两翼三镇全域全场景”的总体布局,契合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充分挖掘镇域内的农业、文化、旅游等资源潜力,明确了“站城融合宜居宜业小城镇、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地、田园体育特色休闲体验区”三大功能定位。在空间布局上,遵循“一带绕镇、两轴汇能、三区联动、多点支撑”的发展框架,通过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促进资源高效配置。
聚焦组织领导 推动项目落地
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下,大兴庄镇成功申报财政部“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北京市产业强镇和北京市第二批“百千工程”示范片区创建项目,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为进一步凝聚工作合力,切实发挥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党建引领和桥梁纽带作用,大兴庄镇调整镇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统筹各支部、各企业优质资源和人员力量,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区域联动的整体合力,统筹推动全镇各项重点项目落实,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服务能力和水平。通过争取中央及市级专项资金2.7亿元,谋划并推进了4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额达到8.78亿元,其中31个项目已完成审批,15个项目已启动实施。
聚焦监督管控 提升管理质效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作为大兴庄镇的标志性项目,不仅是全区首个村民自主腾退项目,更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大兴庄镇党委发挥其政治监督效能,紧盯各项目主要负责人行权用权的重点领域,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加强党纪法规教育,通过日常教育、谈心谈话等方式,引导项目中的党员干部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稳妥处理突发事件。目前,该项目已基本完成村民腾退工作,总体规划设计方案也已通过“多规合一”初审,一期项目更是获得了教育部的正式批复,为农业科技的创新与转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坚持人民至上 赋能乡村振兴
结合各项目目标,大兴庄镇党委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对项目推进过程中各类基层治理、公共服务问题,通过召开党建联席会的方式,组织党员群众交流发言,让项目的建成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为促进村民就业,增加农民增收,大兴庄镇抢抓机遇,以国农港供销村播产业园为龙头,推动直播电商产业快速发展。通过“政府+企业+高校+行业”四方协同合作模式,构建“供销+直播+产业”的融合发展体系,吸引了150多家MCN机构和直播电商企业入驻,成为北京市农业中关村学院干部培训的重要基地。截至目前,已培训4万余人次,实现销售额300余万元,有效带动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和农民增收。
聚焦资源流动 推动融合共建
大兴庄镇党委坚持优化资源运行机制,摸底汇总各成员单位资源,引导各单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强化人才联动,搭建起人才创新培养平台。坚持“大事共议、要事共决、实事共办、急事共商”,统筹整合人、财、物资源,理清发展资源、统筹使用发展资金、明确发展方向。鸿运绿源露营地试营业期间累计接待游客15万人次,依托产业园户外场景改造,打造一系列网红打卡点和全国首个空中直播基地,推动了村播产业园与周边文化遗址、书画展、美食文化节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激发乡村“夜”活力。大兴庄镇与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及企业的合作,显著推动果蔬产品科技小院的建设,促进了农产品深加工和康养产品的开发,农民收入水平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