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坚持党建引领新兴领域“破圈生长”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石景山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5-06
一、新兴领域“两个覆盖”有形更有效
健全体制机制。优化“两新”工委工作机制,修订成员单位职责,建立“两企三新”党建工作和社会组织发展管理协调机制,形成新兴领域党建重点任务推进落实合力。完善“两新”组织融入区域化党建机制,充分吸纳220家“两新”组织加入各级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创新社会组织“双审核、双管理”机制,规范社会组织业务事项办理流程,完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体系。紧盯“两个覆盖”。制定2024年度全区“两新”组织党建11个工作要点和20个重点项目。对重点商圈、亿元楼宇、专精特新等重点非公企业、重点社会组织“两个覆盖”集中排查,依托楼宇治理“三驾马车”工作机制,新组建党组织161个,持续巩固“两个覆盖”集中攻坚成果。凝聚新兴力量。夯实社会动员载体建设,指导楼宇党组织与新兴领域党组织联建共建65对。组织动员“两新”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员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服务保障新中国成立75周年、服贸会、文明创城、防汛等重大任务。选优推荐市区“两新”组织党建评选,1个非公企业和2个社会组织党组织获2024年全市党组织奖励经费支持对象,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24名党员和11个基层党组织荣获石景山区“两优一先”表彰。
二、党建引领新就业群体实现“双向奔赴”
“三步走”创新推进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制定《石景山区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石景山区新就业群体全面提升九项具体措施》,以多元友好、全面提升、深度融入“三步走”系统推进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创新发展。深化党建引领新就业群体“聚蜂行动”,升级“聚蜂行动”微信小程序,开展全员推广使用活动,新增注册579人,优化调整22个“暖蜂驿站”设置,落实服务项目清单化。8类119个多元友好场景助力“友好城区”建设。率先打造全市首个新就业群体“友好楼宇”,建成以22个“友好楼宇”为核心,同步拓展打造51个“友好社区”、32个“友好餐厅”、4个“友好站点”、3个“友好商圈”、2个“友好校园”、3个“友好街区”、2个“友好园区”的多元友好矩阵。制作发放1000余份暖“新”服务卡,提供友好场景、政策咨询等服务,及时反馈诉求、解决问题,以务实举措打造新就业群体“友好之城”。小哥“友好四行”工作法着力破解“进门难”。实施小哥“友好四行”工作法,即“友好助行、友好通行、友好畅行、友好速行”,通过搭建多元协商平台、设置“快速通行码”、增设307组快递外卖柜、10余组监控设备、设置“专属电梯”等多措并举集中解决43个新就业群体“进门难”共性问题,实现全区154个社区、278座楼宇“进门难”问题基本解决,助力配送单量提升13.8%,小哥人均月配送单量增加100多单,实现配送准时率、满意度双提升、“进门难”零投诉。
三、优质服务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驾马车”机制创新,“三张清单”靶向破局。创新探索楼宇治理“三驾马车”运行机制,营造楼宇服务良好生态,推动资源清单、需求清单、项目清单“三张清单”落地有效,全年累计收集需求清单980个,整合各类资源清单460个,形成项目清单826个,完成项目801个,推动职能部门设立驻楼服务窗,组织“政策大集”、专场招聘等活动9场,实现“清单落地、企业获利、发展提速”。“楼宇服务周”护航发展,300+企业难题一站纾困。组织开展“楼宇服务周”,协调18家政府职能部门举办3场楼宇企业需求对接会,为300余家楼宇企业对接解决各类诉求400余个。制作“助企服务联络卡”“楼宇工作站服务联络卡”,全天候为楼宇企业提供服务,助力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行业治理新引擎,助企跑出发展加速度。项目化推进物业、律师、互联网等重点行业党建工作,发挥行业党委、行业协会优势,召开区互联网行业党委会,开展互联网行业党建专题培训班,促进互联网企业健康有序发展。指导物业管理协会完成换届,制定《石景山区党建引领物业管理规范化建设行动方案》,助力物业企业规范化建设。依托行业党组织,加强内部监管,律师行业创新“六全模式”服务楼宇企业,引导金融企业、文学艺术协会积极投身服务区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