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两新"党建 > 正文
"两新"党建

西城区什刹海街道让城市治理“合伙人”焕发景区“新”活力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西城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4-08

随着新业态发展,外卖、快递等新就业群体数量增加,面临休息场所缺乏、子女托管难、社会认同感低等问题,什刹海街道依托“海畔联盟”党群服务站点,打造新就业群体“友好景区”并打出优化设施、完善服务、深化治理“组合拳”,着力解决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助力其安心工作、温馨生活,为城市运行和居民生活提供重要保障。

构建暖心“服务圈”。什刹海街道以“友好”为核心,针对新就业群体需求及城市治理挑战,运用“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汇集风景管理处、社区、辖区单位、新就业群体等多方力量,持续丰富完善什刹海“3+22+N”党群阵地服务体系。借助“海畔联盟”26家企业和党群服务中心阵地,打造“友好景区”,让新就业群体切实感受到温暖与便利。结合景区布局和新就业群体需求,不断优化设施与服务,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友好服务。在关键位置设置“海畔联盟”服务点,放置急救药品箱26个,发出一次性雨衣350多件,提供休息、饮水、充电、失物招领等服务,累计服务万余次。利用志愿者岗亭、献血站等公共设施提供问询服务,粘贴中英文路线图、设指引图40个、停车区28个,优化快递、外卖配送路线,配送时长减时5%,着力提升了工作效率,营造了友好便利的工作环境。

激活共治“新引擎”。依托街道党群服务阵地打造“新新向融”品牌,创建集理论学习、政策服务、生活帮助、休闲娱乐、诉求化解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就业群体综合服务平台体系。定期举办“小哥服务月”系列活动,包括书画摄影展、红色地图打卡、夏日送清凉、“骑士节”专属庆祝活动、“乐飨什刹海骑士放新嗨”主题活动以及感恩‘她力量’”“青春遇见你 爱在什刹海”“法律咨询”等各类活动,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体验。自友好景区建设以来,社区共收到新就业群体反馈的问题线索160余条,其中有效线索占比高达80%,为社区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70余名小哥已成为社区网格治理的“流动力量”,他们积极参与扶老助困、防火防汛、铲冰扫雪、文明城区创建等工作,有效延伸了社区信息收集触角,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赋能群体“新成长”。针对新就业群体停车难问题,街道通过合理规划停车区域和设置专用停车位,并通过醒目标识引导,有效缩减了他们的等待时间。同时,街道还加强了对周边道路的管理和维护,确保了交通秩序的良好运行。特别是,为破解新就业群体子女寒暑假期看护难问题,街道通过开设“萤火虫”托管班、四点半课堂等举措,为他们提供了安全、便捷的托管服务。聚焦新就业群体的职业发展和技能提升,通过举办各类培训活动和建立积分兑换规则制度等方式,激励他们不断学习和进步。同时,街道还积极与职业院校、企业合作,为他们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特别开设了海畔夜校、什刹海街道“三新学院”实训基地,为新就业群态特供多样化的技能培训,让新就业群体得到实实在在的学习红利。

自将“友好”理念融入景区治理以来,什刹海景区不仅有效解决新就业群体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还及大的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景区的整体形象。新就业群体的工作环境与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其工作效率与满意度实现了双提升,配送相关的投诉量大幅下降。同时,游客对新就业群体的认知与态度也更加正面,景区内洋溢着更加和谐友好的氛围。更为重要的是,新就业群体对景区的归属感和参与度显著增强,他们不仅是城市生活的服务者,更成为了景区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共同构筑了双向友好、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

上一篇:朝阳区召开以“新就业群体党建与基层治理融合”为主题的书记沙龙

下一篇:朝阳区委社会工作部抓“三有”服务 增强新就业群体获得感、归属感、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