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万寿路街道复兴路22号社区党委关心关爱“心青年” 聚力共筑美好家园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海淀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3-19
海淀区万寿路街道复兴路22号社区是大院型社区,常住人口8000多人,其中登记在册的心智障碍人士家庭8户,约占社区残障群体总人数的10%。社区服务存在特殊群体需求复杂,与居民整体参与度低两大难点,社区党委以“党建引领+公益赋能”为突破口,依托“万点星光”公益团队,联合公益组织、周边商圈开展陪伴赋能“心青年”成长活动,初步探索出一条“多方共治、精准服务、长效赋能”的社区治理路径。
党建引领,搭建协同治理平台。以党建引领为核心,通过党组织链接资源、协调周边商圈,确保公益服务与社区治理目标同频共振。强化组织联动。社区党委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协调产权单位、融爱融乐公益组织、五棵松万达商圈等,关注心智障碍人士及其家庭面临的社会挑战和生活困境,明确资源支持。坚持问需于民。通过入户走访、家庭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心青年”群体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摸清“康复支持、社会融入、家庭喘息服务”三大核心需求,制定《心智障碍人士需求台账》。引导共治互助。以公益活动为载体面向社区及周边居民开展相关知识科普活动,激发居民内生动力,建立“1名党员+2名骨干志愿者+3名居民”的互助小组,实施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制度,吸引居民常态化参与。
整合资源,增强社区治理动能。通过引入多方力量、打造公益品牌等方式带动更多的人关注“心青年”,推动“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共治”转型。提升志愿队伍水平。强化专业赋能,引入融爱融乐公益组织的专家对志愿者团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讲授与心智障碍人士相处的原则和技巧,提升志愿者服务能力。拉近居民“心”距离。开展“艺术疗愈”“生活技能训练”等趣味活动,让“心青年”绘画居民填色,吸引居民在互动体验中不知不觉地走近他们、亲近他们。撬动社会多元力量。在社区开展爱心义卖、联系辖区商户开辟“爱心摊位”,给“心青年”提供学习、体验购物、就餐等自主生活实践,提供售卖货品的社会交往实践,提升其独立生活能力与对社会的熟悉感。
精准服务,构建分层支持体系。积极建立以心智障碍人士需求为导向的分层服务机制,避免资源浪费与形式化帮扶。建立分级服务机制。邀请专业公益组织进行评估,对心智障碍人士的能力程度划分“基础关怀”“技能提升”“社会融合”三级,针对制定服务包,匹配个性化课程与活动。 实行家庭支持计划。开展“心青年”家长心理辅导沙龙、组织“喘息日”活动,提供临时托管服务,让心智障碍人士的家庭照护人员与社工、专家进行沟通交流,放松紧张情绪、舒缓心中压力。持续重点关注帮扶。设置“一家庭一社工”专人服务队伍,每位社工定期对自己所负责家庭进行上门走访、了解情况,做好社区党委与“心青年”的沟通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