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建工作

海淀区北下关街道气象局社区党建引领“三融战略” 驱动职工子女托管服务创新升级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海淀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3-18

北下关街道气象局社区党委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以“风云零距离”党建品牌为依托,创新实施“组织融合、服务融合、资源融合”三融战略,将免费持续30余年、累计服务儿童2000余人次的气象局暑期托管班打造成为服务职工群众的民心工程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示范项目。

组织融合强根基,构建“三位一体”先锋矩阵

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红色头雁”作用,构建“党委统筹+支部联动+党员示范”的三维组织体系。成立由社区党委书记任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吸纳中国气象局机关党委、北下关街道团工委等12家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组建项目专班。创新“党员责任区”制度,设立课程研发、安全保障、后勤服务3个党员先锋岗,链接保健、医疗、卫生、消防等关键环节,组建45人在职党员志愿服务队。建立“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通过入户走访、线上调研等方式精准对接职工需求,累计收集课程优化、安全保障等意见建议23条,全部转化为具体服务项目。自2023年起增设寒假托管班,今年寒假服务规模较去年增长60%,覆盖职工家庭80余户,满意度达98.7%。

资源融合聚合力,打造“五维育人”特色课程

紧扣“风云零距离”党建品牌内涵,构建“德育铸魂、智育启真、体育强魄、美育润心、劳育淬行”的五维育人体系,全方位、多角度培育儿童综合素质能力。“风云德育”课堂组织党员气象专家讲述“气象人精神”,开展“红色家书”诵读活动;“智慧风”课程引入中国气象局卫星遥感中心资源,设置观云识天、天文航天、机器人科普等特色课程;“健康云”板块邀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员医生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和急救知识微课堂;“我与艺术零距离”项目联合中央美术学院党员教师团队,开设古琴演奏、非遗毛猴制作、皮影戏表演等传统艺术课程;“气象子弟爱劳动”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垃圾分类、清洁日活动,开展劳动安全知识普及。今年暑期开发气象特色课程23门,组织实践活动45场,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科学世界的探索之心。

服务融合提质效,激活“红色联盟”资源引擎

社区党委牵头成立“北下关街道气象局区域党建联盟”,与交大附中党委、宋庆龄基金会党支部等8家单位签订共建协议。建立“红色资源共享库”,将中国气象局科技展厅、华风影视中心等纳入青少年教育基地,暑期组织参观国家典籍博物馆、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气象观测场等实践活动12场次。创新志愿服务机制,发动驻区单位职工子女参与“小候鸟互助计划”,累计开展课业辅导、兴趣小组等活动38场。与北下关街道团工委联合开展多期暑期托管班汇报演出活动,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力量服务舞台,展示儿童风貌。托管项目实施以来,累计解决800余名汛期一线职工和百余名预报员家庭托管难题,相关经验被焦点访谈、新京报、海淀融媒等媒体专题报道。

上一篇:红垒示范 现场跟学——顺义区木林镇党建示范课堂第一期开讲啦!

下一篇:房山区强化党建引领“解难题 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