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双井街道全面开展全时驿站标准化建设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朝阳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3-05
为进一步提升街道新就业群体工作规范化水平,以“暖心、舒心、省心、放心、交心”五心标准全面展示地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成果,双井街道参照《北京市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首都超大城市治理行动计划工作方案》《朝阳区落实北京市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首都超大城市治理三项行动计划的20条措施》,制定了双井街道全时驿站相关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作为基层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工作案例,提供了创新实践方法论。
近年来,双井街道聚焦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为建设“时时有网、处处有家、人人有爱”的“三有”治理共同体,依托“13社区”党建品牌2.0实现向前一步、下沉一层,结合辖区特点,提出“部门下沉一处、社区向前一步、物业腾出一块、企业合建一间、小区共用一角”等“五个一”的理念,深化打造“3+23”新就业群体全时服务阵地,为辖区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支撑和保障。
基于全时驿站运营现状,双井街道全面开展全时驿站标准化建设,《规范》是促进街道全时驿站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可以有效提升全时驿站的专业服务能力和建设水平,是规范全时驿站管理,确保其服务质量和建设水平的必要举措,契合了北京市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首都超大城市治理行动的发展需要。
坚持问题导向,完善规范服务体系。经过前期申报项目立项、成立标准起草团队、资料收集和调研分析、多轮研讨、征求意见阶段等流程,各建设主体参照《规范》评价指标,将全时驿站公共服务整体效果根据评价情况分为“E、D、C、B、A、A+”六个等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着力打造一批A级、A+级服务阵地,鼓励建设全时友好阵地,实现矩阵服务提质升级。
通过成立评价小组、制定评价方案、开展评价活动、编制评价报告等要求,按照建设类、基础服务类、提升服务类指标,对全时驿站公共服务整体效果进行分级,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持续改进的依据,按照评价报告提出的存在问题和原因、改进建议等,明确改进事项、目标、措施等,并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全时驿站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