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建工作

通州区北苑街道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通州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1-20

通州区北苑街道以党建为统领,基层治理品牌紧跟步伐,带动居民群众多方参与治理事务,治理效果明显提升;城市更新有“里”有“面”,推动城市功能与品质的全面提升;营商环境提质升级,企业友好城市逐渐成型。

一、党建引领,激励社会治理再提效

北苑街道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探索社会治理创新路径,构建起“双向积分+”党建模式。建立积分考核机制,量化评价工作表现,激励各方积极参与。对内调动科室、社区承办人员工作积极性,对外拓展积分对象,依托工作机制,动员辖区党员、群众、志愿者等力量积极解决居民难题、难事,获得积分。

“积分链”体系为抓手,北苑街道建立起接诉即办“四级工作格局”,通过明确责任分工、逐级压实责任、统筹协调调度,形成工作合力,夯实接诉即办工作责任底盘、办件底盘和作风底盘。

通过接诉即办工作梳理,北苑街道发现住房和物业诉求始终是群众所急所愁。北苑街道自2022年下半年开始探索建立党建引领“有事您找我”工作机制,以规范提升物业服务管理为目标,将住房、物业两大类11项96小项工作纳入治理清单,推动物业公司落实责任、做好服务,超出物业服务范围的、无法解决的,由社区、街道兜底帮忙。此外,党建引领“有事您找我”工作机制还鼓励以社区网格党支部为依托,组织小区居民成立8支队伍,对标解决社区治理8个重难点问题,建立起物业、社区、街道、区级相关部门的有效联系。

二、多元共治,促进民生福祉再提升

北苑街道注重加强多方参与、多元共治,激活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打造共治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共同体,构建辖区居民善治、精治、共治的社会动员体系。

“和谐北苑”APP中的宝贝计划作为“双向积分+”工作机制的重要延伸,形成一套“志愿服务积累积分——积分回馈精品活动”的公益闭环,通过学校表扬、社会表彰、商家回馈等方式,综合发挥实物奖励、精神激励、文化熏陶的作用,鼓励青少年(儿童)及其家庭更加主动参与基层治理。目前,宝贝计划已形成“政府统筹、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支持”的“家校政社”全链条育人生态链。由宝贝计划生发出的《“儿童友好”聚起基层治理“家力量”》案例,入选2024年度全国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极大推动高效能基层治理水平提升。

同为北苑街道的治理品牌,“星选计划”以参与融合、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征集居民对社区的愿景和需求,通过专业社工辅导帮助居民梳理形成具体、可操作的解决方案并开展实施,实现可实操、可推广、可复制的基层治理模式,充分调动了居民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2024年,“星选计划”完成线上线下沟通对接80余次,动员居民和志愿团队500余人,收集到来自13个社区的基层治理“金点子”50份,最终筛选出14个有潜力的“星选”提案。在这些“金点子”倡议下,项目共开展各类社区活动115场,有力回应了居民需求,有效提升了居民民生福祉。

三、“表”“里”更新,推动城市建设再提速

城市更新不仅仅是对城市之“表”的整治,更是城市之“里”的全面升级。北苑街道正在全速推动城市更新,加快实现新老城区融合共生。

2024年,北苑街道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上下合力,力图从根本上改善老旧小区硬件条件。改造过程中,街道通过社区党总支牵头,会同业委会、物管会、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街道相关科室、居民代表等共同组建联合党支部,全程参与改造,实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确保老旧小区改出实效、改出“幸福感”。

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居民幸福感,老厂区更新更好助力副中心产业结构升级。北京光学仪器厂位于通州新华大街,这座昔日的精密仪器制造工厂已启动改造升级。北光厂相关负责人介绍,改造工程将最大限度保留老建筑结构和现有绿色景观,打造绿色厂区,利用最新绿建技术、绿色能源和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超低能耗,预计未来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00吨。老厂区未来将变身北京绿色技术创新服务产业园,陆续引入碳排管理、绿色建筑、绿色金融、能源管理等领域企业。旧车间变为办公区、礼堂、会议中心,活力十足的商业、餐饮空间也加入其中。

四、服务企业,助力经济发展再提质

为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提供良好助企服务,北苑街道开展党建赋能提升行动,进一步加强“两企三新”党建工作,构建“六圈共建”工作机制,在组织、平台、服务、交流、共治、安全等6个方面,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北苑街道积极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互联互动、共治共享商圈党建新格局。成立万达商圈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党支部,开展“亮身份、做表率、当先锋”活动,组建“党工共建”基地和暖心驿站,吸引288名快递、外卖小哥加入工会组织。

随着新业态发展、新就业群体不断涌现,北苑街道聚焦新就业群体痛难点问题,按照“场景友好、设施友好、服务友好、治理友好”的“四个友好”建设理念,推出“新苑有我”友好商圈打造计划,以万达商圈为中心,构建起新就业群体“五分钟服务圈”“十五分钟治理圈”,不断加强新就业群体与社区、居民、商圈企业的深度链接,增强其个人幸福感、职业获得感、地区归属感、社会认同感,实现新就业群体与基层治理“双向奔赴”“多向共促”。

上一篇:大兴区北臧村镇:突出“引联治和”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下一篇:海淀区紫竹院街道紫竹社区以“三项机制”为抓手推动社区党员教育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