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区峪口镇胡辛庄村:林水两兴 赋能乡村振兴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平谷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4-10-15
胡辛庄村位于平谷城区西北12公里,峪口镇西南部1.4公里,属于保留适度发展型村庄,村域面积108.66公顷,全村共有210户,户籍人口569人,曾先后获得首都文明村、区级文明村、区级文明大院、区级平安村、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2023年入选北京市首批乡村振兴提升村。胡辛庄村现有农业产业结构和村集体收入来源单一,一直没能找到适合村子的特色产业,群众收入比较低,亟需寻求新的农业产业增长点。村域内虽有规模化的养殖水面,但却受制于集约化程度以及技术水平,水产养殖业也迟迟得不到发展。
薛文涛作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一名农业科研人员,主动向单位党组织请缨来到平谷区峪口镇胡辛庄村,成为第七批驻村第一书记的一员,把科技论文“写”在大地上。薛文涛到村以来,结合本村村情、产业发展特点,带领村两委班子多措并举,以党建聚人心,以科技助产业,以联动谋发展,带领胡辛庄村走上一条高质量乡村全面振兴之路。
党建引领,凝聚奋进合力。薛文涛从提升党建实效为重要抓手,强化班子政治建设,压实党建规定动作,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带领村两委和全体党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通过第一书记定期讲党课等方式提升全体党员政治素养、理论水平、专业能力、实践本领。以严明的纪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提升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打好坚实基础。主动与派出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党支部、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工食品生物工程党支部、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研究生果蔬第五党支部进行支部共建活动,根据本村发展需求,对接落实食用菌种植加工、果园高效施肥等技术内容,通过支部共建推动本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科技支撑,助力产业兴旺。为解决村子产业结构单一、发展特色以及成效不足等问题,薛文涛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抓紧对村现有资源进行系统性调研、盘点和深入挖掘,与村两委班子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多次论证,确定了一条在本村现有产业格局上做优化和做加法的振兴之路。一方面,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加工、科普为一体的林下经济新模式,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和产业发展。引入榆黄菇、平菇、秀珍菇等多品种,种植菌棒3000多个,购买食用菌加工设备,提高产品的高值化,已初步形成本村特色农业产业。邀请市农林科学院和中国农业大学专家培训指导,使村民掌握种植加工技术,提升致富能力。另一方面,发展以水产养殖为核心的农业高科技产业。通过积极对接派出单位,与意向团队前期多次论证与调研,在区、镇各级部门共同努力,成功引入市农林科学院冷水鱼繁养殖项目,该项目落地填补了农业中关村水产养殖科技产业空白,对于推动农业中关村建设和胡辛庄村未来农业产业格局优化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区域联动,推动协同发展。薛文涛充分协调派出单位科技人才优势服务区域乡村全面振兴,先后邀请农林科学院专家团队20余人到峪口镇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进行调研对接,与乡村振兴示范村东樊各庄村和西营村初步确定道地药材种植和大桃施肥技术合作意向,通过区域联动发展,加强了示范村辐射带动作用,助力峪口镇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带建设。当得知南独乐河镇北寨红杏受到雹灾,销售困难的情况,薛文涛积极响应平谷区委组织部帮销雹伤红杏号召,主动对接受灾果农,组织农林科学院第六批、第七批第一书记开展爱心助卖活动,共销售红杏1700余斤,所得爱心款项共计14000余元已交付果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