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建工作

大兴区魏善庄镇强基固本 蓄势赋能 以组织振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大兴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4-08-08

近年来,大兴区魏善庄镇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强基、育才、善治三点发力,实现组织提升、队伍提能、治理提质、发展提速、服务提效,探索出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夯基础、固根本,建强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一是聚焦规范提升,健全机制体系。全面推行“四级联包”工作机制,将包组织建设、包稳定、包发展、包重点工作落实融入党员干部日常,压实班子成员、机关干部、村社“两委”、党员抓党建工作责任。因村制宜指导支部建设,党员参会率达90%以上,组织生活质效显著提升。创新开展“四议一审两公开”情景式教学,常态化组织“三资”管理等专题培训,不断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二是聚焦短板提升,攻坚软弱涣散。选优配强“两委”干部,调整骨干力量担任村书记,“一村一策”落实重点村整治方案,制定“十个一”专项整治措施,班子成员带队入村见面解题,推动重点村持续转化提升,2个市级软弱涣散村成功摘帽。三是聚焦效能提升,强化作风建设。以转变、深化、巩固为思路,实施作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扎实开展主题教育,班子成员带头调研走访,“两委”干部、党员主动承诺践诺,解决道路坑洼等1750件身边实事,为民服务更加务实高效。

强队伍、育人才,凝聚乡村振兴建设力量。一是注重能力提升,抓带头人。开展大讲堂大比武、拉练实训、联村书记帮带系列提升行动,全面增强村书记抓党建能力。修订完善村干部薪酬考核制度,实行村书记及“两委”职责清单化管理,定期述职述廉、点穴督导,建立调整退出机制,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严抓村书记管理。二是坚持备而可用,培后备军。推行“三防三严”三级资格联审,从优发展党员30名。制定后备干部培养管理制度,开展青年干部综合能力测试,选拔128人参加“首善学堂”集中培训,立体式提升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建立现役军人、在校大学生定向联系机制,储备后备人才360人,激发乡村振兴内核动力。三是突出先锋引领,育新乡贤。坚持就地取才用才,挖掘各村能人、产业带头人、返乡创业人员等乡土人才,培育打造“乡贤”品牌。组织第一书记、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积极对接优势资源、开展技能交流、普及法律常识、巧解群众难题,助力提升党组织组织力和凝聚力。

兴产业、精治理,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一是建设提升并进,改善村庄面貌。聚焦“点上特色、线上美丽、面上整洁”,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活垃圾分类等方面持续发力,大力推进河北辛庄村断头路、环村路建设工程,20个美丽乡村通过市级验收,5个村被评为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李家场整村生活污水真空排导技术成为全市厕所革命典型。“一村一案”统筹推进创城创卫、人居环境整治,整合拆腾地块、闲置空地打造小微绿地、户前微景观,刷新村庄“新颜值”。二是补链挖潜并举,壮大集体经济。全力推进“百千工程”示范创建,李家场村入选全市首批示范村,发挥联片带动作用。加大政策引导,助推月季、菌菇、精品梨等特色农业发展,解决农民就业,带动农民纯收入增长7.52%。延伸拉长产业链,探索推广订单农业模式,实现产量效益双增长。鼓励各村自主对接资源,探索服务创收、合作共赢等发展模式,打造半壁店民宿、王各庄剧团等特色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村集体经济发展优势。三是“三治融合”并重,完善治理体系。连续三年开展“三问于民”调研走访,将群众反映重难点纳入折子实事,清单式明责、台账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创新“一村一站一社工”治理模式,成立村级“魏诉善解”工作室,提前介入矛盾化解,完善纠纷解决机制。开展“最美系列”评选,举办“花马”“村晚”“村运会”等特色活动,《更新》《集结》等原创作品获人民网等主流媒体报道,群众荣誉感更强,社会正能量氛围更加浓厚。

上一篇:平谷区委组织部扎实开展软弱涣散村整顿检查验收工作

下一篇:房山区长沟镇搭建“三个中心”,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