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区王平镇持续擦亮“生态先锋”党建品牌 不断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门头沟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4-08-07
强化党建引领,夯实治理根基。建立镇党委班子领衔攻坚基层治理重点项目制度,由接诉即办办公室牵头,压实党群工作、平安建设、城乡建设、民生保障、经济发展等科室责任,与村(居)党组织共同研究解决重点诉求、难点问题,提升案件办理质效。加大培训力度,通过“科长上讲台”针对性讲党员干部身边的接诉即办案例和组织党员干部到大栅栏街道学习“他山之石”等方式,不断丰富党员干部办件方法和思路,提升党员干部办件能力。
优化工作机制,确保责任到人。完善“一日一调”机制,镇主要领导运用“线上+线下”形式,落实接诉即办每日调度机制,实现诉求逐一研判、精准派单、明确任务,确保责任层层压实。建立“一日三账”机制,主要领导及主管领导每日审阅需回复台账、新生诉求台账、办理成果台账等“三账”情况,进一步明确办理方向、提升诉求办理和督办力度,确保件件有人盯、件件盯到底,实现闭环管理。健全“一人一策”机制,聚焦集中热点诉求,及时更新《王平镇高频诉求“一人一策”明细表》,逐一制定解决方案,安排专人落实,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进行推广应用,减少同类问题诉求反映率。
凝聚多元力量,实现共建共治。组建“热心人”服务队,由村(居)干部带头,吸纳在职党员、退离休干部、乡贤长者、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在灾后恢复重建、接诉即办、环境整治等工作中开展为民便民惠民服务活动,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发挥党建协调委员会作用,深化村(居)党组织引领,驻区单位、物业公司互融促机制,促进力量联合、民情联商、治理联抓,构建起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共同破解基层治理“疑难杂症”,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加大资金保障,做到马上办理。制定《王平镇“接诉即办”基层保障资金“快批快办”工作方案》,依托门头沟区“身边事”基金,坚持“花小钱解难事”原则,集中力量解决群众身边事、琐碎事、疑难事,通过先资金支持后流程办理,极大提高诉求办理时效,提升了人民群众对接诉即办工作的满意率。目前王平镇共计利用“身边事”基金12万余元,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重、难点诉求。
主动向前一步,提高服务质效。深化“智慧王平”智能体系建设,制定《王平镇“热线+网格”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建设“智慧王平”二期系统项目,探索科技赋能基层治理的实施路径,最大限度地实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处理、早化解”,不断筑牢社会平安稳定根基。结合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四下基层”制度,领导干部带头到百姓家中、田间地头下访了解需求、解决难题,带动各级干部提高下基层频次、提高见面办理效率,切实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