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建工作

东直门街道扎实开展主题教育 着力构建“五圈”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东城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3-11-21

第二批主题教育启动后,东城区东直门街道始终坚持把办好民生实事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果的一项重要内容,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扎实开展主题教育,聚焦老年人生活服务需求和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构建街道养老服务“五圈”,促进街道养老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

一是构建“就医”服务圈。针对老年人看病出行难、挂号难、排队难等问题。建立了“政府+医院+驿站”三方合作模式,在养老驿站引进区属公立医院—北京鼓楼中医院,把专业医疗服务送到老人身边。医院每周派出内科、针灸科、骨科等医生轮流坐诊,老年人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公立医院的专业服务,解决了老年人看病最后一公里难题。

二是构建“养老”服务圈。街道依托现有养老服务场地,潜心研究“机构+社区”多维度立体式养老服务模式,着力构建一刻钟“养老”服务圈。街道养老院设有48张护理床位,配备具有专业技能的护士长和护理员,为辖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专业养老服务。通过3家养老驿站为老年人提供呼叫、助餐、日间照料、个人清洁等服务,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

三是构建“康复”服务圈。街道对于基础疾病多、身体状况差的老年人,在健康管理、健康评估、康复训练上下功夫。一方面依托“公立医院+社会组织”开展康养服务,社会组织定期入户巡访,对老年人进行评估,建立健康档案;专业医生通过健康宣传、康复训练等方式,对老年人实施健康管理。另一方面借助街道智慧养老管理平台和健康检测设备,为到站老年人提供多功能健康检测,使老年人随时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通过系统治疗、康复训练及科技手段,让老年人做到有病早预防、早干预、早治疗。

四是构建“护理”服务圈。街道对于重病卧床老人及失能失智老人,积极探索医养护理之路,满足老年人用药、膳食及护理服务需求。通过北京市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政策,积极推进床位签约工作,由专业机构为签约老人提供服务,同时结合老人家中实际情况进行家庭适老化改造。北京鼓楼中医院医生作为家庭服务签约医生,制定入户诊疗服务清单,提供更换导尿管、输液等医疗服务,将专业医疗服务送到老人床边,解决了老人医疗护理难题。

五是构建“娱乐”服务圈。街道积极推进“乐”无忧计划,在养老驿站、文体中心及社区文化活动室开展各类“乐享”活动,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开办老年人大课堂,聘请专业老师进行“线上+线下”学习交流。打造老年人共享娱乐空间,组织社区老年模特队、合唱队等文化团队。各社区组织老年人开展象棋比赛、诗歌朗诵、厨艺展示等文体活动。在辖区内营造文明和谐、积极向上、快乐相随、老有所乐的浓厚氛围,让生活在社区的老年人不再寂寞、孤独。

上一篇:密云区委组织部机关“三化三促”推动主题教育走向深入落到实处

下一篇:延庆区委组织部“三个突出”扎实开展主题教育调查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