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自身建设 > 正文
自身建设

西城区实行“三级吹哨” 确保哨子“叫得来”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西城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8-08-23

从过去的街道“有责任、没权力”,到如今把委办局和街道真正联系在一起快速处理问题,西城区积极响应并深化“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推动行政执法力量下沉街道。在试点过程中,西城区围绕街道什么时候“吹哨”、如何“吹哨”进行模式总结、机制提炼,初步形成了“三级吹哨、三级报到”机制、流程,真正把城市运行的各方面、各个细节管理好,确保哨子“吹得响,叫得来”。

社区吹响“民生哨”

“这里民房商用,人货混居,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家住附近的张女士告诉记者。

在展览路街道南营房中街南口往北100米处,有9户水电东平房,自2016年8月起,社区着力对水电东平房进行综合治理,通过封门恢复墙体、外墙粉刷、安装护栏等措施,使南营房中街往北的整体环境有明显改善。

“我们街巷长在巡查中发现,水电东平房‘违规经营反弹’问题突出,社区居民反映强烈。”南营房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街巷长查验问题后与社区综合治理工作站“吹响民生哨”,多次召集相关部门工作会议,摆问题、想办法,建立“综合治理工作站群”,并确定每天安排西外保安和街巷保安,上下午各2个小时,巡视该区域违规经营及安全隐患情况,工商、食药等职能部门,按照各自管片区域不定时走访巡视,有问题“群内说事”,确定整改方案后,相关部门现场报到,综合治理解决问题。现在,多年存在“民房商用,人货混居”安全隐患的“东平房一条街”全部关停,均改为“民房居住”,纳入规范管理。

不仅在南营房社区,展览路街道将“街道吹哨,社区报到”工作向社区延伸,全面设立22个社区综合治理工作站,以社区书记为站长,以公安、城管为副站长,工商、消防、食药、卫生监督、房管等职能部门设实名制专员,快速、及时、有效解决基层问题,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以团队合力落实“五事”工作法,主动问事、现场说事、集中议事、及时办事、督促查事,切实实现“小事不出社区”的社区综合执法常态。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据了解,在落实“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的实践中,各街道普遍建立了街道工委书记、社区党组织书记、街巷长三级“吹哨”;区级部门、街道科站队所、社会单位三级“报到”机制。即:街道在解决重大疑难问题或历史遗留问题时“吹哨”,按照事前沟通、报到会商、确定方案、协同执行的问题解决流程;社区在需要街道科室、驻街道科站队所报到解决问题时“吹哨”,按照事件甄别、吹哨会商、行动监督的问题解决流程;街巷长在解决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或者社区居民向街巷长反映问题时“吹哨”,按照查验问题、定向吹哨、处置上报的问题解决流程。建立纵向协同机制,依托“全响应”社会治理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问题转办流程,强化反馈督办,提升解决问题效率。

此外,各街道还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平台作用,向驻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地区“两代表、一委员”吹哨,把党的政治和组织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形成区域共治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新街口街道通过向工商、安监、质检、消防、城管等部门吹哨,发挥职能部门专业优势,一举解决赵登禹路电动自行车经营乱象;西长街街道发挥党建协调委员会作用,向驻区单位“吹哨”共享停车资源,使居民停车更方便。依托“上下贯通、左右联系”的党建工作体系,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发挥更加明显,组织力显著提升,初步形成了党建引领的协同解决问题治理模式。

上一篇:怀柔区第一时间学习传达全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

下一篇:怀柔区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专题研究推进“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