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建工作

丰台区在职党员两天时间近六成回社区(村)报到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丰台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8-04-19

按照市委统一部署,丰台区扎实开展在职党员回社区(村)报到工作。4月14日、15日两天时间,近六成在职党员回社区(村)报到。

一是周密部署。区委组织部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及时部署在职党员回社区工作,明确了职责、任务和要求。全区各街道、乡镇结合落实“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任务要求,分别对社区(村)党组织接收报到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培训,对机关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事宜做出动员和安排,切实提升各级党组织、党员的思想认识。

二是精心组织。区委组织部机关全体干部利用周六日时间到全区21个街道、乡镇,36个社区(村)进行了工作巡查。各单位利用“党员E先锋”网络平台,建立制度,精心组织,协同配合做好在职党员报到。比如,南苑街道安排12个社区37名党务专职工作者全天在位值守,公布联系人及联系电话,确保在职党员顺利报到;大红门街道建立了党员台账、在职党员微信群、在职党员联络小组、报到党员评价机制四项具体措施推动在职党员回社区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营造氛围。各社区(村)在辖区醒目位置通过悬挂横幅、制作指引牌、宣传板报或告知橱窗等形式,明示报到位置,指引党员报到,给报到党员营造“回家”的氛围。各街乡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媒体宣传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工作。比如人民网刊载了《丰台新村街道全面展开基层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信息,千龙网刊载了《北京东铁匠营街道携手在职党员打造精品花园社区》信息,为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四是创新方式。各社区(村)结合地区工作实际创新方式,灵活开展报到工作,提高报到工作实效。比如,王佐镇在党员回社区(村)报到时通过为党员佩戴一次党徽、和党员谈一次话、与党员合一张影、党员签订一份承诺、建立一个微信群“五个一”的工作方式,增强报到仪式感和党员的归属感。马家堡街道选取经验突出、效果显著的星河苑社区作为样板,组织其他社区观摩学习报到工作流程,特别是将信息采集、形象宣传方面的先进经验做法带回本社区,以更高标准完成报到工作。

五是效果良好。通过区委、街乡、社区(村)干部的共同努力,在职党员报到工作顺利开展,党员回社区村报到热情高涨,“回家”为辖区服务的意愿明显增强。截至4月15日,我区已报到党员12779人(含到外区报到党员),实际报到比率59.1%。21个街道、乡镇383个社区(村)共接收报到党员28268人(含区外党员)。党员报到后,许多社区(村)按照党员意愿立即安排了党员为辖区服务活动。比如,东铁匠营街道红狮家园社区组织近30名报到在职党员现场参与社区第八届植树节活动;东高地街道让在职党员在报到的同时参与“爱水护河”行动,切实打造街道“水清岸绿景美”的“宜居高地”。

上一篇:门头沟区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2018年第一次全体会议

下一篇:延庆区三项措施确保在职党员精准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