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区党员干部当好灾后重建的“主心骨”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怀柔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8-07-26
怀柔区将洪涝灾害重建作为夯实党建基础、凝聚党员力量的重大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干部成为灾区群众最信赖的“主心骨”。
迅速反应,灾后重建与时间赛跑
“7·16”暴雨后,市区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赴重灾区查看指导,现场指挥部署防汛抢险和灾后重建工作,要求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各职能部门迅速反应、主动配合,找准服务的立足点和着力点,统筹协调各方面可利用的资源,投入到灾后重建工作中。全区各级党组织广泛发动,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迅速参与到灾后环境整治工作中。
作为灾情最严重的琉璃庙镇,立即启动了灾后重建工作预案,成立由党委书记任总指挥的指挥部,下设由副职领导任组长的6个工作组。并根据灾情,在后山铺、龙泉峪、柏查子设立分指挥部,由3名党委委员分别牵头负责。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立即对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及相关工程进行恢复,水毁环境进行清理,各类灾情进行统计,灾后疫情进行预防……各班子成员在总指挥的科学调配下,各司其职、团结协作,快速、有序、高效地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党支部引领自救,灾后重建家园有保障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组织。全区各级党组织积极响应区委号召,组建党员“红马甲”志愿服务队,迅速参与到重灾区隐患排查、抢修水电、环境整治、恢复生产等工作中,吹响灾后重建冲锋号。
琉璃庙镇党委下发《关于号召全镇党支部和党员积极投身灾后生产自救和重建家园的动员令》后,全镇30个党支部齐动员,重灾村党支部积极自救,其他党支部进灾区、解难题。重灾村后山铺村党支部立即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到受灾最严重的地方进行自救,村内一间房屋后墙因泥石流山体滑坡堆起了两米多高淤泥,现场机械设备无法进场施工,党支部组织党员、村民代表10名精干力量,轮班不歇一锹一锹地挖,6天时间挖出近千吨淤泥。柏查子村党支部立即成立灾后重建突击队,党员群众共21人,抢修冲毁的外环路、为洪涝掏空的房屋填石方、填堵防洪堤坝……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突击队员的身影。龙泉峪村党支部在包片领导的带领下,组织党员每天清淤至少200吨,36小时桥、电、通讯被抢通,60小时自来水管网被修复、电视线路接通。目前,三个重灾村水、电、通讯、路、桥已恢复,道路和严重进水户堆积的淤泥已全部清理完毕。“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镇域其他村党支部在做好自救的同时,抽调三分之一党员到三个重灾村进行支援,226名党员帮助完成淤泥清理、环境整治等工作。区直机关工委组织77个单位300余名党员干部组成党员“红马甲”志愿服务队,参与到琉璃庙镇灾后环境整治活动,清除淤泥40余吨,清理河道500余延米。
因近几天仍有强降雨,转移群众的安置工作依然是自救重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琉璃庙镇党委在镇中心小学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即便是暂时安置点,党旗依然高高飘扬。为应对新雨情,镇党委再设立4个安置点,将群众转移至临近安置点集中避险。在安置点,有床睡、有干净水喝、有热饭吃,并利用多媒体教室和广播为群众播放轻音乐和电影,缓解安置点群众忧虑情绪。灾难面前,党永远是群众的“贴心人”“主心骨”。
哪里群众最需要,党员就在哪里出现
群众的呼声就是党员行动的号角。在灾后重建任务面前,全区广大党员关键时刻挺得住,危急关头豁得出,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的党员还没走下抗险战场,又迅速转入到灾后重建,更加坚定了群众灾后重建的信心。
琉璃庙镇党委开展了“我是党员我带头”活动,打造“红马甲”品牌,党员用行动证明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是党员的攻坚点;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因宣传报道任务重、人手少,指挥部调派“第一书记”寇明亮、贾晓芳到综合保障部帮忙。两位“第一书记”安排好所在村工作后,立刻报到。“服从组织安排,哪里最需要,我们就到哪里去。”贾晓芳书记很坚定地说。寇明亮书记发现在镇村一线的人员近一周没有换洗的衣物,他主动发动身边资源,协调500件T恤,发放到一线的党员群众手里。出入龙泉峪村唯一的桥梁在21日凌晨强降雨后二次坍塌,琉璃庙村党支部书记郭福良临危受命,火速赶到现场,面对地面到河道3.2米的高差,郭书记不顾自身安危,站在钩机铲斗内被送到河岸上,利用河岸的钩机争分夺秒地作业,经过两个半小时,下排水管6根、垫土1200多方、石头300方,快速完成了通车任务。“第一书记”杜娟,与安置点群众朝夕相处,已经被当做家人,安置点群众有什么心里话都拉着杜书记讲。
在重建现场,到处可见“红马甲”的身影。后山铺村党员贾玉忠是劳动协管员,在“党员一句话承诺”中承诺“做好本职工作,支持镇村工作”。此次后山铺村受灾面积大、情况复杂,他跑前跑后、村里村外,逐点核实受灾情况,保证数据准确。对于他统计的灾情、上报的数据,村干部、群众都十分认可。八亩地村党员赵连宗,承诺“在能帮助群众的地方,自己一定做到力所能及”,当镇党委发出重建家园动员令后,他主动联系,免费提供自己的钩机,并加入到重建队伍中。西湾子村老党员刘祥,承诺“作为一名老党员,要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他不顾年岁已高、手腕受伤的身体情况,主动到柏查子村支援清淤。他们共同用自己的行动感召着身边党员群众,用最朴实、最实际的行动兑现着一名党员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