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建工作

通州区打造“经纬互联”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进一步优化基层组织体系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通州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8-08-27

通州区坚持纵横联动,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组织架构,整合各领域党组织资源,推动“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有效落实,凝聚起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合力。

搭建三个平台,纵向到底建强“动力轴”。建立起区、街乡、社区(村)三级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一是区级层面突出全面统筹。充分发挥区委在领导、组织、牵引等方面的体制优势,搭建议事协调平台,抓好统筹规划和全面指导,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二是街乡层面突出协调推进。坚持党建引领,有效运用议事决策、职责清单和成员单位联络员等工作机制,积极整合各领域资源推动基层治理和公共服务等工作,切实发挥中坚力量作用。三是社区(村)层面突出服务群众。以群众利益和群众需求为出发点,重点做好民意征询、便民服务等工作,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注重两个创新,横向延伸搭起“协作桥”。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创新方式方法,将街乡级党建工作协调架构横向延伸。一方面,建立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各行业专业委员会。由各街乡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结合实际,分别设立国有企业、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学校、医院等专业委员会,有效聚集行业优势,推动行业系统所属单位主动融入属地中心任务和区域党建工作。另一方面,建立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外联委员会。由各街乡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统筹辖区外工作关系接触较多、愿意为本地区服务的法人单位通力合作,最大限度地凝聚各方力量。    

建立三个机制,融合互促下好“一盘棋”。一是建立清单统情况。高标准建立需求清单、资源清单和项目清单,全面掌握区域内的资源状况和服务需求,统筹各相关单位开展定向认领和定向服务,精准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双向互动齐发力。动员指导属地党组织和驻地单位党组织在需求征集、提供服务、沟通协调、评价通报四个方面强化双向发力,切实打通体制壁垒,双向压实责任、双向提供支撑,共抓基层党建、实现互惠共赢。三是发挥优势见成效。建立“单位活动周(月)”机制,由各层级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组织成员单位,根据自身的职能、资源优势及党员干部的专业特长,有效对接辖区需求,选取一周(月)单独或联合开展服务活动,实现基层有需求,部门有响应,服务有成效。

上一篇:昌平回龙观、天通苑地区社区党组织倡议开展“回天有我”社会服务活动

下一篇:丰台区东高地街道“三联动”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