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建工作

密云区农业服务中心精准帮扶低收入农户增收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密云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8-06-22

密云区农业服务中心党组深入落实市委和区委部署,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针对低收入农户资源资金困乏、农业产业技术匮乏等特点,结合农业技术服务优势,主动对接,务实服务,形成了“党建统领、党员主体、技术帮扶、相促相长”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坚持抓党建促脱低攻坚、促乡村振兴,扶真贫、真扶贫,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让党旗在脱低攻坚中高高飘扬,党员在服务群众中熠熠发光。

一、坚持党建统领,压实脱低攻坚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农业服务中心党组牢固树立党建引领脱低攻坚的意识,坚持党建工作与脱低工作同部署、党建责任与脱低责任同落实、党建考核与脱低考核同推进,汇聚出脱低攻坚的强大合力。成立由中心主任、中心党组书记任组长,中心党组副书记任副组长,中心党组成员为成员的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专设党建办公室,建立完善党建引领精准脱低工作制度,有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低工作。从严从实加强干部管理,以“服务”“文明”为抓手,对基层强化“党员服务先锋岗”,对机关强化“党员文明先锋岗”,进一步打造精准帮扶农业技术能手。2017年,针对一线帮扶工作,表彰奖励9个先进集体和53名先进个人,全面激发基层一线干部技术帮扶、精准帮扶工作热情。

二、发挥党员主体作用,打造脱低攻坚先锋队

在精准帮扶低收入农户脱低工作中,区农业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强化党员政治担当,坚持“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以渔”,强化技术帮扶,不断提高脱低工作质量,推进脱低攻坚取得实效。

一是建强队伍有力度。积极组建扶低工作队,量身定制党员领导干部结对帮扶职责,作出履职承诺,明确工作任务、扶贫措施、完成时限、主体责任。采取抽调挂职等方式,配备3名党员专职脱低干部,组建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脱低骨干队伍。积极组织开展现场观摩、域外培训和党性锻炼等活动,切实让脱低干部成为政策“明白人”和业务“操盘手”。

二是问计于民有温度。脱低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区农业服务中心党组在工作中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在区直机关“三进四帮扶”的基础上,党员干部坚持“三进、三问、三送”,即进镇村、进园区、进农户,问冷暖、问需求、问意见,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把低收入群众当作亲友,认真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抓好精准识别与精准帮扶,因户因人施策,详细摸清帮扶对象的家庭情况,设身处地的谋划、实事求是的规划,保护他们的脱低愿望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确保工作往实里走、往深处做、做精准、做到位。

三是嵌入岗位有强度。深入推进党员先锋示范岗活动,把党员嵌在关键岗上,精心制作党员服务先锋岗展板和标识牌,将党员身份、服务承诺、帮扶措施等内容全面公开,并设置在帮扶对象蔬菜大棚内,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和示范带动作用,强化为农服务的责任担当和工作热度。区农业服务中心组建了科技助农服务队6支,参与志愿服务的党员、团员、科技人员110人,10个基层支部分别和新王庄等村结成20个帮扶对子,涉及低收入户1337户。

三、聚力产业帮扶,推动脱低攻坚大发展

扶贫先扶志、扶智,只有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引入新业态、新技术,通过产业帮扶,增强低收入户的自我脱低意识,激发其斗志,助力其心智,才会真正实现脱低不返低,彻底打赢这场脱低攻坚战。区农业服务中心以“产业帮扶”为核心,因地制宜的植入产业、发展产业,实现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将设施棚室改造、林下黑木耳种植和谷子、甘薯种植确定为产业帮扶主要方向,完善规范了产业发展技术程序,逐村逐户确定了帮扶产业,制定了帮扶计划,实施精准帮扶,确保各项帮扶措施落到实处。

一是明确产业帮扶对象,瞄准脱低人群。以党支部为单位,与帮扶的低收入村结成对子,深入了解低收入村和低收入户实际情况,并逐户建立了“脱低”工作卡、制定增收目标,确保各项帮扶措施落到实处。如,2017年底,针对河南寨镇莲花瓣村聋哑人张秀芬(聋哑夫妻)开展帮扶工作,将她家原有的4个年久失修的传统大棚,改扩建为2个跨度16米、长50米的下沉式蔬菜设施温室,推行无土栽培技术,为其配备自动施肥机、智能化温控、防虫门、风幕机、自动化卷帘机等职能化设备,栽植番茄新品种过程中,在温室大棚内设置党员先锋岗,由技术过硬的三名党员引领,帮助教授设备使用和栽种技术问题,并积极帮助她联系区内10大电商进行销售。同时,通过微信、媒体等多种信息平台进行宣传,成功帮助她圈粉,粉丝量达473人,使聋哑夫妻种出了“会说话的番茄”。截止到目前,已经实现销售额8.5万元,并带动周边农民进行设施大棚改造和蔬菜种植,实现了由低收入户向脱低致富带头人的转变。

二是明确帮扶资源优势,确定产业方向。根据各低收入村资源条件和种植习惯,将设施棚室改造、林下黑木耳种植和谷子、甘薯种植确定为产业帮扶主要方向,并进村入户开展调研,深入低收入村了解村内资源和劳动力结构等情况,逐村确定了帮扶产业,制定了帮扶计划。比如,在新王庄村专项帮扶工作中,顺利完成了林下黑木耳种植示范田建设,示范户吴连成已收入7万元,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如今黑木耳成为村民脱低增收的利器。着力推进设施日光温室建设,组织70余名低收入户外出观摩,转变了观念,增长了见识,帮助更多的低收入农户尽快成为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户。

三是明确适销对路,拓展销售渠道。为了让全区的农产品更方便快捷地走进市民家中,农业服务中心加快互联网销售技术的推广,引导有条件的低收入户在利用传统批发、零售等渠道销售农产品的基础上,应用微信等渠道宣传、销售自产农产品。积极扶持电商企业发展,目前全区已有十多家农业电商,并诞生了“密农人家”“密水农家”等一批知名电商品牌。穆家峪镇高位截瘫的残疾人刘新,在中心党员干部的大力扶持和帮助下,开设了微店,售卖农家美食,目前刘新的淘宝店业绩一路攀升,月销售额达到4—5万元,他本人也从“轮椅男孩”成长为了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快乐男孩”。

“脚上沾满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区农业服务中心主要职责是负责本区域“三农”工作和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农村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服务工作,对“三农”工作充满真情。党的十九大以来,区农业服务中心的全体党员干部“脚上沾满泥土,心中牢记使命”,从内心深处怀着对农民的深厚感情,发挥农业技术优势,推动“党建统领、党员主体、技术帮扶、相促相长”的示范效应和辐射效应最大化,实打实地推动精准脱低任务落细落小落实,真正做到了低收入群众在哪里,党员干部就帮在哪里,让党旗飘扬在脱低攻坚的每一个角落,让承载绿色梦想的低收入农户同全区人民一道奔向小康之路。

上一篇:密云区打造“指尖上”的党建家园

下一篇:平谷区刘家店镇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实施“生态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