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区打造开放式红色体验基地探索党性教育新模式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延庆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7-03-21
近年来,延庆区深度挖掘以大庄科乡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着力打造开放式红色体验基地,创新党性教育模式。
整合红色资源。聘请专业人员深入挖掘和整理大庄科及其周边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一是梳理红色历史。重新梳理“平北第一个基层抗日政权昌延联合县政府在大庄科乡霹破石村成立、平北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沙塘沟村诞生”的历史,引导党员干部追忆革命先烈、感受革命精神。二是修缮红色遗址。重新修缮平北红色第一村纪念馆、昌延联合县政府旧址、沙塘沟反击战遗址、反扫荡藏粮洞遗址、白乙化烈士纪念雕像、抗日烈士纪念碑等多处遗址。三是搜集红色故事。搜集整理白乙化、徐智甫等一大批为民族解放和独立而英勇献身的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在强化党性教育中,传承红色基因。
创新体验模式。通过设置多种体验活动,让广大党员亲身体验,感受长征精神。一是走行军路线。以铁炉、沙塘沟、景而沟、霹破石、里长沟、董家沟、慈母川等“红色后七村”为核心,设计4条行军线路,起点为霹破石村昌延联合县政府旧址,终点到达平北红色第一村沙塘沟。二是看红色展陈。组织参观平北红色第一村纪念馆、沙塘沟战斗遗址、第一批党员活动旧址、消息树旧址、八路军供给处等,全面回顾中国共产党在平北的整个建立发展历史。三是吃行军野餐。参考当年革命根据地的食品,设计推出了以土豆、红薯、窝窝头、米饭、南瓜汤和咸菜为主要内容的红色体验餐。通过吃行军野餐,体悟艰苦生活。四是听红色故事。聆听白化乙“三八步枪、击落飞机”、徐智甫“率众打游击、出山筹粮钱”、赵起“拔据点扬威平北、强突围血洒妫川”的故事,感悟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提振革命精神。
推动成果转化。通过全面开放红色资源,进一步推进党性教育成效延伸。一是丰富党课内涵。着力解决党课内容形式单一等问题,大力开发情景式、案例式、互动式教学模式,使课程内容更加生动、鲜活,不断激发党员干部学习热情。二是促进共享共建。依托红色体验基地,积极开展结对共建、公益帮扶等活动,目前延庆区已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新华社北京分社等10余家单位党组织建立起结对共建关系。三是实现老区新发展。借助基地体验平台,延庆区大庄科乡已明确了“红色体验基地、慈孝传承之乡”的发展定位,2016年,全乡接待游客26万余人次,带动革命老区村民实现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