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区严把“四关” 顺利完成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
文章来源:怀柔区委组织部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2-10
截止11月22日,怀柔区284个行政村党组织顺利完成换届选举工作,共选出新一届班子成员933名,其中,连选连任744名,占79.7%;书记连选连任216名,占76.1%;女性222名,占23.4%;35岁及以下24名,占2.6%。
靠前督导,把牢“责任关”。区、镇、村三级层层抓落实,建立换届工作“三包”责任制,即:每个区级党员领导干部各联系1—2个乡镇和重点村进行指导,区委书记带头参加各乡镇动员部署会,作动员讲话,让乡镇感受到区委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抽调14名换届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组成7个督导组,靠前指导各镇换届工作;镇级层面包镇落实,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村级层面包村督导,乡镇一村一个督导小组,每组都有1名镇领导、2名驻村干部、1名民警和1名律师,现场督导换届选举,全区实现换届工作组织网络全覆盖。26个区直职能部门对口联系帮助重点难点村,有困难的解决困难,有历史遗留问题的帮助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选优去劣,把牢“人选关”。突出对政治素质的考察,提出村党组织候选人“十不能”任职资格条件,设置了候选人资格审查关,在乡镇党委初审基础上,区纪检、组织、610、城管、园林、信访、公安、国土、经管、卫计部门和法检两院对1481人进行联审,取消了20名不合格人员的候选资格。同时,要求各乡镇党委力争把人选谋划做到前面,掌握工作主动权。一方面,做好“扶旗杆”,鼓励、支持有能力、有威信、有愿望的人参加选举,重点谋划好村党组织书记人选;对部分重点难点村,通过下派、任命等方式提前调整了17名村党组织书记。另一方面,做好“顺井绳”,对11名工作不在状态的、不能胜任的或年龄身体不适合的村干部,提前进行劝退转岗,确保退下来的干部仍能主动帮助党委做工作,避免成为“反对派”。
正风肃纪,把牢“纪律关”。认真贯彻《北京市防止和查处村“两委”换届贿选行为暂行办法》,明确贿选行为及认定方法,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建立由纪检监察和公安部门牵头负责、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党委配合的贿选防止及查处责任体系。全区推行“一村一警”工作,选派民警下沉到各村,协助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形成维护村级换届秩序工作合力,并协调公安部门为79个重点村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并做好工作预案。对群众意见反映集中、宗派黑恶势力庞大的,由区纪委牵头,协调公安部门坚决予以打击,从严从快打击少数农村干部经济犯罪和涉黑涉恶的违法犯罪行为。此次换届中,区纪委共立案12件,处理农村干部12人,其中开除党籍1人;结合村“两委”班子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调整干部11人。
控制火候,把牢“节奏关”。在换届工作的整体推进节奏把握上,坚持做到“慢烧火”、“快揭锅”。一方面,各乡镇党委充分考虑每个细节,做足做实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早动手对时任村级党组织班子及其成员任职期间的财务收支、村级债务、集体资产管理等情况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确保换届工作清清白白,不留尾巴;逐村逐人分析选情,随时掌握动态变化,特别是对准备退下的干部进行多轮谈话,把思想工作做实做细做通。另一方面,待各方面条件渐趋成熟后,全区快节奏地推进正式选举,确保快速、顺利完成换届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市选派10名、区选派16名优秀机关干部到重点难点村担任“第一书记”,切实选配出一支党性强、素质优、群众拥护、持续稳定的好班子,为下一步全区村委会换届选举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