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破解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四个难题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海淀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7-07-31
海淀区围绕中央和市委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进一步健全工作和组织体系,理清理顺工作机制,配齐配强工作力量,着力强化基础保障,不断提升党的组织和工作的有效覆盖,努力破解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难题,提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
加强创新,破解“两个覆盖”难题。建设党建管理孵化平台,即:整合社会资源,依托专业园、大学科技园、孵化器、行业协会等单位和组织,建立党建管理孵化平台,成立联合性质的党工团组织,对区域内、行业内、多栋楼宇内的非公企业开展党工团工作和科技服务工作。目前,已经初步建成清华科技园、软件园、中关村创业大街、中关村民营企业家协会、闪联产业联盟等32个党建管理孵化平台,并同步建立32个联合党委,初步实现了党工团组织和科技创新服务工作的联动。通过党建平台建设,新建独立党组织216家,联合党支部52个,党组织覆盖新增企业800余家。
整合资源,破解“作用发挥”难题。出台指导意见,开展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党建主题活动,破解非公企业党建和业务工作“两张皮”的问题。针对中小企业,每年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培训,成立海淀园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海淀中小企业协会),为企业发展提供专业服务;重视在中关村创业大街、海淀留创园、中关村软件园等新阶层人士聚集的地方加强统战工作,在中关村创业大街和海淀留创园分别成立新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推荐园区企业家成为政协委员,为他们参政议政、提高素质搭建平台。发展园区科技企业管理和技术骨干610人入党,培养积极分子近3000人。
立足服务,破解“凝心聚力”难题。建立婚姻服务中心,每年举办“七夕鹊桥会”联谊活动。开展企业歌手大赛、足球篮球羽毛球联赛、精神文明单位创建和“智愿服务、科技雷锋”等活动,组建以党员为骨干的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加大服务企业党组织的力度,足额向企业拨付党建工作活动经费,投入180万元补贴企业建设党群服务中心80个,建立书屋和党建宣传工作阵地,为所有申请的企业党组织免费制作安装党建展板,为工委直属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开展党务工作解决必要的通讯交通津贴,设立爱心基金,帮助困难员工解决生活难题。
多措并举,破解“队伍建设”难题。在企业党组织刚建立时,要求企业中具有较高行政职务的党员担任党组织书记,建议企业党组织书记与工会主席交叉任职,合力推动党建工作。研究制定了《关于将企业党建工作纳入企业绩效考核的指导意见》,指导企业对党务工作者实施绩效考核,激发其开展党务工作的积极性。通过新任书记谈话、基层党务负责人轮训、骨干书记专项培训、定期工作例会、不定期经验交流等形式,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常态化发展。通过走访慰问、深入谈心、健康体检等方式关心关爱党建带头人队伍。组建园区党建指导组,直接联系每家非公企业,开展组织覆盖、组织宣传、联系服务、协调指导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