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台湖镇以党建为引领加快推进工业大院腾退工作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通州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7-10-09
在近2个月时间内,通州区台湖镇共拆除工业大院面积170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向区委、区政府承诺的,到9月20日拆除50万平方米、争取达100万平方米的目标。
一、党委“指挥棒”统筹指挥
(一)全盘谋划、统筹推进。7月28日起,在镇党委统筹领导下,全镇整合党员干部、街巷长等多方力量,成立工业大院腾退工作指挥部,党委书记任总指挥,成立8个专项行动组,每组每天由至少1名处级领导带队,对全镇土地、企业进行地毯式检查,同步进行“两断三清”,将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工作进度明确到天。
(二)充分沟通、统一思想。组织全镇43个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召开座谈会,切实统一思想认识,充分调动各村工业大院腾退工作积极性。书记、镇长每日组织调度会对工作进行部署,每周组织所有村党支部书记召开会议,通报进展情况,部署清退工作。截至目前,全镇累计出动5105人次,共摸排企业1031家。
二、党员“排头兵”带头示范
(一)带头提高认识、支持拆除。胡家垡村须清退企业38家,其中包括国企转制、盈利较好等类型企业,且拆除腾退没有任何补偿标准,工作难度较大,工作压力较重。村党支部书记以腾退自己亲属家企业为突破口,实现该亲属家企业第一个签订清退确认书,树立了榜样。截至9月10日,全村38家腾退企业全部签订清退确认书,并向村委会移交钥匙,等待统一拆除。
(二)带头宣传教育、维护稳定。西下营与东下营村共有工业大院是全镇所有村域范围内最正规的工业园,是村集体收入的重要来源。园区内各企业负责人对腾退拆除工作抵触情绪激烈,联合组建微信群,并联系各方媒体,对拆除腾退工作形成较大阻力。村党支部找准破解难题“关键”,从较容易沟通的企业主开始,逐个开展思想工作,耐心讲解政策和形势,得到部分企业主认可,打破腾退困局。截至9月20日,全村21个工业大院内企业全部向村委会移交钥匙。
三、党支部“聚能团”聚力加压
(一)广泛发动。在全村范围内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动员会并逐户发放“通知书”,进行政策解释,做到政策传达无死角,政策解释无偏差。
(二)深入协调。各村将工业大院腾退作为核心工作,村两委班子成员积极下村入户、深入现场,通过采取“拉家常”方式深入群众,认真听取村民意见,切实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确保拆除腾退工作顺利开展。
(三)聚力攻坚。外郎营村作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北京市精神文明村”、“北京最美乡村”,得到市、区领导的充分肯定,是台湖镇的一张“名片”。在腾退工作中,村委会继续发扬党支部一直以来“能打仗、打胜仗”的战斗力,召集两委班子召开会议,根据本村企业具体情况,研究“高效、管用”的沟通方法,宽严相济,对症下药。在没有补偿、没有明确补偿时间表的情况下,依靠党支部多年的威信和百姓的信任,按期完成本村腾退任务。
四、群众“蓄力池”助力加油
(一)充分发挥街巷长作用。在“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行动中,全镇将街巷长力量充实到组建的8个专项行动组中,配合其他成员单位,深入基层,对全镇每寸土地、每家企业进行摸排和“两断三清”,充分发挥街巷长熟悉各自负责区域的优势,较快形成“底数清、情况明”的清退台账,为后续工作打下有利基础。同时,在清退、拆除工作中,街巷长队伍还积极进行看护和监管作用,防止“死灰复燃”,为全部腾退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二)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各村党支部积极开展党群互动,通过党员干部与群众零距离、面对面进行思想沟通,各村呈现群众主动支持、参与腾退工作,主动向其他群众宣传腾退政策、讲解有利形势的氛围。
下一步,镇党委、政府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持续抓好党建基础工作,形成“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格局,引导广大党员自觉向中心聚焦、为大局聚力,自觉走在城市副中心建设最前线,全力做好工业大院腾退工作,确保完成年底拆除210万平方米的工作目标,为打造生态台湖、演艺小镇打下坚实基础,为城市副中心建设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