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以“党员E先锋”试点工作为契机深入推进党建信息化建设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通州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7-12-25
“党员E先锋”信息系统是市委组织部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B+T+X”体系和“一规一表一册一网”工作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全市试点区之一,通州区高度重视,深入开展“党员E先锋”工作,不断推进信息化平台和党建业务有机融合,提升党建引领、服务、融入的实效。
抓“严”顶层设计,精心研究部署。区委将推进“党员E先锋”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高标准、高站位做好统筹谋划。一是区委专题研究。召开区委常委会,对“党员E先锋”信息系统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区委书记亲自提要求,明确工作重要性和重难点,为下一步深入推进指明方向。二是“全覆盖”式部署培训。召开全区“党员E先锋”工作动员部署暨工作培训会,对全区信息系统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并邀请市委组织部信息处相关同志对全区党委(党工委)、党总支、党支部三个层面1600余名管理员进行系统培训。三是建立专职管理员队伍。区委抓党委、党委抓支部,要求各级党组织填报《“党员E先锋”管理员登记表》,逐级建立台账、明确责任、备案管理,确保管理员队伍规模合理、结构科学、人员稳定。
抓“实”系统推进,全面落实落地。贯彻市委试点任务要求,坚持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到边使用、边整改,边总结、边提升。一是定清单,明确目标任务。每周发布“党员E先锋”工作任务清单,按照党委(党工委)、党总支、党支部、党员四类主体,分类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有针对性地指导各单位开展工作。二是勤座谈,掌握最新情况。建立“党员E先锋”管理员座谈会机制,每周召开不同层面的管理员座谈会,及时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和建议意见,截至目前共召开座谈会6场,覆盖全区各单位管理员60余名。三是解疑惑,开展“多渠道”答疑。区委层面明确专人负责答疑,并公布工作电话和人员名单。建立全区党委、党工委管理员微信群,党总支、党支部管理员QQ群。每周安排一名管理员到区委组织部实岗轮训。通过电话答疑、网上答疑、“面对面”答疑等多种方式,及时发现和处理工作中的难点和误区,累计答疑3000余人次,有效推动了整体工作的顺利开展。四是广调查,积累实践经验。向全区各处级单位下发《“党员E先锋”使用情况征求意见表》,依托“通州组工”微信公众号,面向全区广大党员开展“党员E先锋”使用情况问卷调查。根据党组织和党员的信息反馈,形成工作闭环,为进一步完善系统设计和工作方法提供依据。
抓“准”重点工作,实现成果转化。坚持“党建+互联网”模式,充分发挥“党员E先锋”作为党建业务工作平台、党委抓基层党建管理平台、党员个人与党组织互动交流平台的作用,找准结合点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一是立足精细化管理,支部建设更规范。利用信息化优势,区委巡回督导组、党委(党工委)对各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费交纳等情况进行了线上检查,对信息数据少、内容不完整的党组织进行精准定位,要求组织生活不规范的党支部进行限期整改。区委制定党员积分管理制度,依托“党员E先锋”采集积分信息、开展积分评估、公示积分结果,并将其作为评优推先、民主评议党员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树立奖优罚劣的鲜明导向。二是立足人性化服务,业务办理更便捷。开展线上组织关系转接,简化业务办理流程,实现“党员少跑路、数据多跑路”的目标。截至目前,全区线上共完成市外组织关系转接751人次,市内组织关系转接6305人次。三是立足长效化运作,党员作用更凸显。区委依托“党员E先锋”组织开展在职党员回社区集中报到活动,明确报到时间、制定报到流程图、广泛宣传发动。区级领导带头到社区现场扫码报到,为广大党员做出表率。有接收报到任务的基层党组织积极做好对接,协助在职党员完成报到流程,并围绕“3+1”制度现场做承诺、领任务,引导党员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力所能及地服务社区群众。截至目前,全区共有17428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完成了回社区报到工作,占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人数的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