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区观音寺街道深入推进“镇街吹哨、部门报到”落地见效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大兴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8-05-17
观音寺街道工委聚焦城市精细化管理,充分利用“镇街吹哨、部门报到”,努力打通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党建引领,深化区域化“大党建”格局。一是构建工作新格局。发挥街道“大工委”统领作用,将北京市监狱局、北京市教育矫治局等驻区单位纳入区域化党建领导小组,共同研究和解决“三场”扫尾、违建管控等区域发展重大事项。二是形成有序互动机制。依托“双报到”机制,将报到的基层党组织纳入街道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并与社区党支部进行结对,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结对共建。三是发挥联动共建作用。针对群众集中反映的公共服务资源匮乏问题,街道工委通过与北京市监狱局、经中公司等单位沟通,在产权不变的前提下,将团河、新居里锅炉房腾退后的土地移交街道建设便民服务场所。
凝聚共识,统筹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实。一是统筹执法力量。完成公安、工商、食药、城管等6个单位部门下沉工作。在“一只羊”胡同整治过程中,街道通过联合执法,督促社区约谈商户、房屋产权人,整合社会组织资源,形成了良好的运行机制,有效防止反弹回潮。二是“多网”融合发展。投资近700万元加强硬件设施配置,通过升级系统、更新高清探头、提高网络覆盖等完善网格化体系建设,实现信息系统、基础数据等同平台一体化运行。三是建立综合考评机制。严格落实街道对区政府职能部门的考核权重要求,加强对职能部门派驻人员的日常考核管理。
延伸工作触角,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一是有效整合人员力量。将街巷长、小巷管家、在职党员等人员力量有机整合,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组织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形成共治共管合力。二是提升动员群众能力。借助“六项民情”工程,吸纳街巷长、小巷管家、在职党员成为“民情联络员”,引领带动更多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变社区治理“社区抓”为“大家抓”。三是创新拓展服务方式。依托“幸福观音寺”微信平台,设置问题上报功能,党员群众在建言献策、反映诉求的同时还能获得积分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