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建工作

海淀区三项举措创新区域化党建工作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海淀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7-12-20

海淀区倡导以党建融合推动区域融合发展,通过创新区域化党建工作机制,发挥驻区高校院所、部队、高科技企业云集的资源优势,打破条块限制,聚集创新要素,推动协同创新,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整体进步,进一步巩固提升了党在全区城乡基层的执政基础。

创新工作体系。建立“决策、研究、执行、监督”四位一体的基层区域化党建工作体系,实现街镇党(工)委的领导决策职能、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的议事职能、地区管理委员会的执行职能、地区民主管理和监督委员会的监督职能。简化和整合街镇层面各类机构,理顺其隶属关系,探索将现有的地区安全、交通、计生等各类协调机构整合纳入地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地区管理委员会以及地区民主管理和监督委员会,化繁为简,强化整合,提升基层工作效率。全面推行区、街道领导下沉一级担任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主任,统筹协调推动区域内党建工作。

丰富工作载体。在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中全面推行党组织直接联系基层党组织和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双联系”工作,由各区属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学校、医院等党组织积极作为,主动与街镇党工委所属社区(村)党组织建立结对帮扶关系,组建各类志愿服务团队,为社区(村)发展和党的建设提供服务。进一步深化驻区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村)报到的“双报到”工作,普遍开展“五个一”活动。由各系统党(工)委主动指导和监督本系统所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积极开展与社区(村)党组织的结对帮扶活动,积极参与到区域化党建工作中。

创新工作制度。完善区域化党建工作议事制度,区委制定出台《海淀区街道(镇)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议事规则(试行)》,对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议事原则和内容进行明确,对议事机构设置进行规范,特别提出将区域化党建工作办公室设在街镇党(工)委办公室,由各街镇党(工)委副书记担任办公室主任,强化工作统筹协调。完善党建带群建制度机制,发挥机关、企事业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各类单位和组织的作用,统筹各方资源的配置和使用,共同促进区域发展。各街镇、各社区村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定期组织召开会议,讨论协商辖区内涉及基层党建、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具有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的重大事项,协调解决地区居民群众和驻区单位面临的实际困难,化解矛盾,保证和促进辖区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

上一篇:通州区新华街道党工委做好“四个注重”,积极学习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工作机关条例(试行)》

下一篇:西城区陶然亭街道红土店社区党员跑腿助文化楼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