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区“一摸二调三落实”做好村“两委”换届筹备工作
文章来源:大兴区委组织部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9-23
大兴区在前期摸底的基础上,深入调研、及时调整、落实责任,扎实推进村“两委”换届筹备工作。
深入摸底,确保胸有成竹。一是全区研讨。召开全区14个镇的村“两委”换届工作务虚会,交流研讨上一届工作经验和教训,结合市委“两保持、两提高、两确保、两降低”的指标要求,听取重点、难点情况,找出“病因”,对症下药。二是镇级考察。各镇结合自身实际,开展现任村“两委”成员摸底考察工作,做到“四个必谈”和“四个摸清”。“四个必谈”即换届选举苗头性问题必谈;职务拟调整的必谈;思想上有波动的必谈;拟推荐进班子的必谈。“四个摸清”即摸清两委人员基本信息;摸清“一肩挑”比例情况;摸清村内是否存在家(宗)族势力等焦点、遗留问题;摸清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状况。三是村级审计。加强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在换届选举前,全面加强村集体“三资”管理,对3年任期的财务情况进行审计,重点审计重大事项咨商、大额资金使用、工程招投标等情况,确保换届时有一本“明白账”。
先行调整,确保平稳过渡。一是全面测评。推行村级述职评议考核制度,村党支部书记现场述职,机关科室负责人、镇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农村普通党员群众代表结合实际现场打分。开展“背对背”测评,分批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对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测评。二是综合研判。镇党委结合考察、考核和测评结果,对各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综合研判,对考核不合格和测评群众“不满意率”高于20%的村党支部书记开展诫勉谈话。三是及时调整。结合综合研判和谈话情况,形成干部调整意见,对因年龄、身体条件以及个人其他原因不适合连任村党组织书记的,通过能人回村、跨村任职、机关干部任“第一书记”等方式及时调整,使新调整干部有充分时间开展工作,强化与村内党员群众的沟通,争取党员群众认可。截至目前,已提前调整村党组织书记21人,开展工作顺利。
全面落实,确保责任到人。一是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区委通过人选吻合度、换届指标完成情况、工作平稳度等指标,强化镇党委责任,综合考察对村级换届工作的把控能力。年初以来,各镇党委不等不靠,提前谋划村“两委”换届工作和人选准备。镇党委书记带头入村与干部谈话,走访党员群众,召开党委会议逐村分析合适人选、研究解决换届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二是落实机关干部包片包村责任。采取各镇机关干部包片包村、联户联人的方法,把任务、责任落到实处。对问题村、重点村、难点村的选举工作全部由镇领导班子成员把关。三是落实村“两委”干部责任。建立村“两委”班子承诺事项督办机制,督促落实班子任期承诺、年度重点工作承诺,推进开展“百家单位联百村、千名干部助千户”共建工作,支持各村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建立村“两委”换届考核评估机制,将换届情况纳入村级绩效考核管理,与村干部年度考核、奖惩挂钩,促进村“两委”换届筹备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