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建工作

大兴区三个“+”推动非公企业党建提质增效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大兴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9-06-17

大兴区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统筹整合资源,建立健全机制,持续强化非公企业党建内生动力,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党建+政策”,提升培育质量。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与产业扶持政策结合起来,把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组织活动作为享受产业扶持政策的优先条件,将非公企业划分为“重点保障型”“引进入驻型”“新兴业态型”“基础拓展型”等不同类别,有针对性施策,提高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质量。比如,围绕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通航、临空经济区起步区建设这一中心任务,建立整建制接转党员组织关系“绿色通道”,为推动重点企业落户和党组织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又比如,新媒体产业基地党委将登记企业党建情况纳入企业注册流程,坚持党建工作前置,2018年度同步建立北京博得、中康佳业等10个企业党组织。针对互联网、快递等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压实行业主管责任,理顺工作机制,让党的旗帜在新领域新业态高高飘扬。

“服务+吸纳”,强化政治引领。建立分层分类联系服务重点非公企业制度,30位区级领导每人定期主动联系1个非公企业,区委组织部、各镇街等47家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建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联系点149个,负责做好抓示范建设、解决企业难题等工作。比如,在区委副书记和相关部门的推动下,2017年度全区纳税排名第一的非公企业鸿坤集团顺利成立党支部,并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同时解决了呷哺呷哺等一批台资、外资企业建支难的问题。突出非公企业政治属性,以“增强党员意识、树立党员形象”为主题,实施“非公企业党员进党校”工程,组织全区4700余名非公企业党员参加集中培训,引导非公企业和广大党员职工坚定听党话跟党走。加大在非公企业中发展党员力度,积极引导非公企业出资人、高层次人才等非公企业人员向党组织靠拢。截至2018年底,在非公企业中确定发展对象299个,有入党积极分子857名,向党组织递交申请书1835人,当年发展党员182名。

“平台+机制”,促进作用发挥。围绕全市、全区服务大局,积极搭建平台,引导非公企业在脱贫攻坚、疏解整治促提升等中心工作中争当先锋、克难攻坚。比如长子营镇党委架设“脱低连心桥”,动员12家非公企业党组织与低收入户结对子,帮扶资金110.3万元,全镇低收入户脱低率达92.1%。在“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中,天恒建设集团公司党委自发组织在职党员集体到社区报到,主动“扛政治旗、帮政府忙、解社区难”,为辖区老旧小区改造居民楼81万平米,防渗补漏2.8万平米,惠及居民12944户,得到居民赞扬和肯定。深化职工事项党员代理、“一个党员一面墙”、党员先锋队、党员提案制等机制载体,全面提升党组织和党员为职工服务水平。比如,在天普太阳能公司党支部推行职工事项党员代理制,累计解决职工群众反映问题50余件,实现党建和业务从“相加”到“相融”的深化提升。

上一篇:通州区举行2019年“小巷管家”现场观摩会

下一篇:海淀区海淀镇党委扎实推进“接诉即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