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前门街道物业党建联建“小针”绣出基层治理“大图”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东城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9-05-29
近年来,东城区前门街道统筹整合居民、自治组织、物业、社区等主体,用好物业党建联建这枚“小针”,绣出“党建引领、物业服务、公众参与、多元共治”的前门地区基层社会治理“大图”,实现精细化管理。
选好“绣花匠人”,确保治理水平。一是以街道工委为轴心,向社区居民身边延伸党组织触角,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热心公共事务、群众基础好的居民党员担任社区网格支部委员,完善社区党组织架构,为社区治理聚人心、汇力量。二是以“双报到”为契机,建强街道、社区两级区域化党建协调委员会,吸收地区物业企业党组织负责人进入党建协调委员会,实现社区党组织与物业企业党组织共建联建。三是整合现有物业管理服务,推动物业管理服务由多头分散管理向集中专业化管理转变。如,针对辖区内高龄老人多、行动不便的情况,街道实施全面大屏监控,组建专业应急保障队伍,设立了24小时热线电话,确保30分钟内可以赶到居民家中提供服务。通过实现物业管理服务时间、空间全覆盖,确保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解决日常服务盲点。
画好“绣花图样”,明确治理重点。一是建立了街、巷两级环境理事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模式。在三里河、草厂胡同和西打磨厂等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中,将理事会机制延伸到街巷里,实行由物业、保安保洁、街巷长和社区环境监督员等共同落实日巡周查的工作机制。二是建立了物业“三员一体,一岗多责”的作业模式。街巷环境理事会负责对全地区环境进行监督,保洁员、保安员和车管员在各自工作职责范围外实行交叉作业,确保地区环境整洁、秩序井然。三是注重居民文化生活需求。先后组织开展了“纳福迎祥瑞,春联进万家”、“从我做起减少燃放烟花爆竹,天蓝气净度佳节”等传统民俗和环保主题活动,引导居民、社区、物业共同提升街区“硬实力”,改善街区“软环境”。
用好“绣花针法”,破解治理难题。一是引导社区居民协商自治。针对前门地区长期存在着“老旧院落多、产权单位多、矛盾纠纷多”等问题,建立以“五民工作法”为代表的民情恳谈机制,就引入物业管理机制、健全物业服务体系、完善物业服务质量等大事小情与居民进行恳谈,搭建议事平台,征求居民意见。二是引导物业企业参与共治。建立物业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召开由物业公司、驻区单位代表、街道相关科室负责人、社区代表、居民代表参加的物业联席会议,了解工作进展,确保物业与社区有效衔接配合。三是严格量化物业考核奖惩激励机制,引导物业企业参与各项基层治理工作,加强停车场地建设,不断完善各类生活基础设施,提升居民满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