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要闻快递 > 北京要闻 > 正文
北京要闻

2014年底前本市西城区将为全区老人建信息库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9-03

年底前,西城区将率先建立全区老年人信息库,以实现老年人信息实时动态监测。数据库将涵盖常见慢性病等5大类25项内容,可据此及时有针对性地开展为老服务。据了解,西城区目前有老年人口33.6万人,占户籍总人口数的23.9%。其中,80岁以上7.73万人,占老年人口的23%,还有100岁以上百余人,老龄化程度居本市前列。

数据库覆盖60岁以上老人的5大类25个子项信息,除包含老人姓名、年龄等个人基本信息外,还将统计老人健康状况、卫生环境、居住环境、精神状态、煤水电使用安全等信息。辖区内老人多患何种慢性病,日常生活习惯有哪些,对哪种社区服务感兴趣都会一目了然。数据将重点掌握高龄、失能、失智、失独、空巢老人养老服务实时需求信息。

信息库的数据是从何而来?老人的家人、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服务商、政府相关部门都可以利用手机APP、终端机等手持设备进行老年人数据的采集更新。

西城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老人子女可以通过手机APP为老人点餐,预约家政服务,也可以将老人需求传送到数据库中,信息平台会下发通知到社区工作人员的终端机上,由专业社工进行跟进处理。另外,社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也通过家庭走访的方式进行数据回传。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了解老人需求。例如通过老人参加活动的记录,会统计出他喜欢哪些社区活动,这样再有类似的活动,工作人员就会第一时间通知老人。”西城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数据库的“大数据”,政府、市场、社会可以更有针对性地为老人提供养老服务。

另外,为了方便老人购买服务及商品,数据库上推出服务商APP。老人有需要通过终端机进行语音呼叫,购买信息就可以传回信息平台,相关服务商便随时跟踪老人需求,为老人提供相应服务。

目前,该信息库平台在什刹海、金融街等5个街道开建,年底前将完成其余10个街道建设。年内,西城区将完成老年人信息库的基础信息建立,并将实时对老年人信息进行动态更新及监测,信息库的建立,预计将在三年后发挥出巨大力量,今后西城区为老服务将转向信息化养老发展。 (通讯员 刘辰)

上一篇:北京市部分区县、乡镇将不再种小麦

下一篇:本市全力有序应对强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