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建工作

通州区村“两委”换届选举提前启动“倒计时”

文章来源:通州区委组织部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8-13

为切实掌握工作主动权,通州区提前谋划,通过全面摸排、分类整改、健全制度、培养后备,确保村“两委”换届选举顺利进行。

全面摸排,做到情况明。一方面,“线对线”查。建立区、镇(乡)、村三级排查制度,提前逐级排查可能影响换届的矛盾问题和风险隐患。在各村结合“双述双评”、村级“民主日”等活动,对班子成员思想动态等情况开展自查的基础上,由各乡镇党委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测评表、入户走访等方式,开展“拉网式”排查,并由区委组织部统一对排查结果进行抽查。另一方面,“点对点”摸。在排查出的重难点村提前设立选情监测和信访接待点,由包村干部和村务监督委员负责监测、接待。同时,制定换届信访舆情应对预案,发现或接到举报村“两委”干部违规违纪、非正常转接党组织关系等问题的立即上报,由乡镇党委及时进行处理,并将结果报送区委组织部进行备案,确保不影响换届选举稳定。

分类整改,做到问题清。一方面,“共性”问题集中整改。通过下派机关干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选派第一书记等方式提前选优配强村党组织班子,规范村级管理,解决矛盾纠纷。目前,共下派党支部书记18名,选派第一书记22名,配齐班子40个,排解矛盾纠纷400余件,有效消除班子配备不力、“两委”关系不和等换届隐患。另一方面,重点问题提前谋划。针对涉及棚户区改造、拆迁安置等重大工程,以及有较大资金流动的村,由各乡镇组织部门、审计部门以及第三方机构组成审计小组,并采取村级财务审计提前公示等方式,坚决杜绝换届前突击处置村级资金、滥发补贴奖金等违法现象,确保干部走得“清白”、接得“透明”。

健全制度,做到基础实。为营造良好的村“两委”换届选举环境,紧跟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需要,重新修订了《通州区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工作实施细则》,通过严格落实“四议两审三公开”制度、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实施村级大额资金专储帐户、重大经济事项招投标、“村账托管”、“村章托管”等民主管理制度,确保村级重大事务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村级组织管理规范化,引导村干部依法依规管人管事,避免在换届选举中发生不正当竞争等现象,从制度层面保障换届选举平稳顺利进行。

培养后备,做到力量足。在上届换届选举后,推行“苗圃工程”,采取“选+训+练+用”的模式选培后备干部,为换届选举提供力量支撑。一是按照“两委”正职1:1、“两委”其它成员2:1的比例,通过“三荐两考”的方式择优选拔后备并进行公示。二是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政策教育、党纪国法教育,通过集中点题式普训、名校研修班、引领发展示范培训班等方式切实强化党性,提高素质。目前,共培训村“两委”干部1200余人次。三是通过轮岗培训、顶岗锻炼、定岗任职等方式,选派后备干部到机关职能科室挂职锻炼,参与村内中心工作,担任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村民小组长等,增强业务能力,提升群众认可度。目前,共培养储备村级后备干部1096名,实现了村级主要干部“一职一备”。

上一篇:昌平区“五项措施”确保全区社区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

下一篇:东城区东华门街道韶九社区党委秉持“家·社区”理念提升服务群众水平

友情链接
各区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