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组工
通武廊三地打造区域人才工作品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通州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7-02-23
238

为进一步落实中央、市委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通州区积极联系地域接壤的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推动三地人才共建共管共享合作机制,打造通武廊区域人才工作品牌。

促进三地合作,区域人才工作规划“一张图”。建立通武廊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动三地主动研究涉及区域人才合作的有关问题,加强三地人才工作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目前,已召开联席会议2次,三地人才工作座谈会、协调会6次。共同签订《通武廊人才合作框架协议》,确定了2015年至2030年期间人才合作目标、合作领域和合作机制,做好人才合作目标和方向规划,形成通武廊区域人才工作特色品牌。以华夏国际人才研究院为依托,设立了“京津冀(通武廊)人才发展研究基地”,开展“通武廊人才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课题研究”,打通区域人才一体化发展的路径,实现三地区域人才规划同步进行。

促进项目对接,区域人才队伍建设“一盘棋”。启动通武廊人才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联合发布了《通武廊人才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宣言》,共同建设完善的区域人才一体化体制机制和服务体系,并以人才项目为抓手,构建分工协作的产业发展格局,完善通武廊一体化人才市场。针对通武廊区域重点产业发展需求,每年制定《通武廊区域创新平台共享共用目录》,面向通武廊三地企业和人才共享共用。目前,首批目录已筛选出30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众创空间等创新平台。拓展通武廊人才合作领域,推动三地人才项目对接。组织三地科委、卫计工委等单位人才工作主管领导30余人进行交流,寻求合作项目。推进三地人力社保局、科协、工商联等单位分别签订了合作项目书,实现了三地人才网站互联互通,科技人才交流合作、青年创业人才培养等工作有效对接。

促进交流互动,区域人才发展“一体化”。出台了《通武廊区域人才挂职交流工作管理暂行办法》,提出挂职人才应符合条件和挂职程序,明确挂职人才管理、考核等工作要求。人才在三地间相关部门轮流挂职,每地挂职时间一般为6个月,搭建了三地人才交流平台。制定《通武廊区域人才互认标准》,明确人才奖励、人才培养等方面三地互认最低参照标准,对取得三地人力社保部门认定职业资格的高技能人才,在通武廊三地间流动,相应资格“一证通路”。积极推进三地各领域开展人才交流活动。联合举办在京优秀海外人才通武廊创新成果展示对接、节水农业成果交流、农田副产物综合利用学术论坛、青年创业者论坛等活动,促进学术交流。成立京津冀流动中医医院,每月选派2名中医骨干成员到三地进行义诊,并提供咨询服务,发挥人才作用。联合举办通武廊人才招聘会,共吸引1.4万余名求职者前往现场寻求工作机会,加快三地人才流动。







主办: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