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时代 新担当 新作为 >> 人物事迹 >> 正文
  人物事迹
东城区龙潭街道工委书记杜娟:“小巷管家”一年解决八千社区烦心事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8-02
238

 

怀揣“巡、访、做、报、记、刷”六字真经,随手解决、协调各类事务……源起于东城区龙潭街道的“小巷管家”模式,经过一年多探索,如今已家喻户晓,向全市推广。龙潭街道工委书记杜娟是这一模式首创者和主推者。

3.06平方公里的龙潭辖区集中了大片老旧小区和小街小巷,本该休闲安逸的老城,因为管理和配套跟不上时代要求,成了“脏乱差”的代名词。

以夕照寺西里为例,简易楼和木质屋脊筒子楼林立,私搭乱建众多,街面几乎全是开墙打洞的违章饭馆、小卖部。2016年,杜娟一次又一次现场指挥、调度,带着街道干部以“剥洋葱”的方式,从最外层的违建拆起,一层接着一层,分7次拆完了整个小区里的297处、4675平方米违法建设,把之前3米宽的小巷子拓宽到10米。往日的“脏乱差”变成了现在路平、水通、灯明、草绿、花香,成为东城区首条“十无”小巷。

整治出来的好环境如何维持住、不反弹?去年4月,全市开始推行“街巷长制”。在基层工作了三十多年的杜娟意识到,背街小巷治理全靠街巷长不行,必须动员居民共同管理。如何在背街小巷治理中进行“居民自治”,什么人参与,建立怎样的工作机制,如何与街巷长衔接,一系列问题摆在了她面前。

杜娟带着街道干部开始“头脑风暴”,从名字开始想,小巷值日生、小巷总理、小巷议员……名字想出来一个又一个,总感觉差那么点儿味道。“小巷管家”一提出来立刻得到大家一致认可。“小巷管家”做什么,就要在家门口、做身边事、叙邻里情、享共治果。

去年425日,龙潭街道公开招募“小巷管家”,党员群众踊跃报名,147人成为辖区10条主要大街、86条小巷的“小巷管家”。这也是北京市的第一批“小巷管家”。

其中,梁萍是夕照寺西里的“管家”。夕照寺西里违法建设拆除后,一层居民窗户裸露在外,街道给窗户加装了护栏。一天,梁萍在胡同巡查,一楼的住户拉住她说,感觉现在一点隐私都没有,别人从自己家窗外路过,一转头就能将屋里看清楚。梁萍当即在管家工作群里向巷长王秀云反映,王秀云立即与相关部门、社区沟通,跟居民坐下来商量。大家达成一致意见:街道出资在护栏上加装护板,护板材质、高度居民定。居民朝梁萍竖大拇指:“你这个管家还真管用!”

100多名“小巷管家”上岗一年多以来,共巡访58209小时,随手解决事项8399件,经上报协调解决事项4065件。

今年,杜娟带领团队总结经验,对“小巷管家”进行升级,组建6个“小巷管家团”,负责相邻几条小巷区域内的治理,完成从个体到团队、从收集问题到协商议事、从环境整治到社区自治的转变。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之路上,杜娟还在不停探索。

主办: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