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组工动态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建工作

海淀区万寿路街道“零距离”工作法增强群众幸福感

文章来源:北京组工网        作者:海淀区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9-08-15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市民的家园,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万寿路街道按照重心下移、条专块统、责权一致的原则,坚持“街道围着社区转,社区围着居民转”,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建立“民情专员”队伍360度无死角收集民意

“新时代社区工作面临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解决群众诉求迫切需要提升社区能力和水平,我们坚持党建统领、赋能社区就是为了进一步强化社区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核心领导职能和主体责任,充分发挥社区密切联系群众、近距离服务群众的优势作用,提升社区为民办实事的能力。”街道党工委书记白建平说。

据介绍,“116”赋能机制是万寿路最近新创的工作机制,明确社区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建立一支“民情专员”志愿者队伍;赋予社区职能科室综合执法指挥调度的“吹哨权”、涉及本社区的重大事项和重大决策的“建议权”、职能科室工作情况的“考评权”、多科室协同解决的综合性诉求的“统筹协调权”、社区“城市协管员”队伍的“管理权”以及部分诉求激励奖励的“自主支配权”等6项权力。这也是万寿路街道坚持党建引领、重心下移、赋能社区,探索服务群众的新形式新路径。万寿路街道一直朝着提高“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零距离办事能力,切实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大事小情,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的方向努力。

“我们小区原来超级多的私锁,现在都没了,之前的投诉有了效果!”住翠微中里的张女士告诉记者,通过小区的零距离居民议事厅,已经完美的得到了解决。

设立社区“民情窗口”,面对面地倾听群众诉求,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开设社区“民情手机专线”,通过楼门公告栏、入户宣传、线上传播等多种方式公布专线号码,24小时全天候接收群众诉求,受理居民意见建议,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通过发放“民情暖心卡”,公示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水电气热等服务电话;建立“民情专员”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社区内党员、团员、骨干及群众基础较高的居民代表作为政策宣传员、民情观察员、矛盾调解员、居民联系员的作用,通过主动走访深入群众,第一时间发现和回应居民所忧、所需、所盼问题,努力做到民生问题“有求必应、未诉即办”;建立“线上”诉求收集系统,依托各社区公众号和微信群线上广泛收集居民诉求……这一项项举措,都是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为民排忧解难的基础。万寿路街道坚持“群众诉求无小事”的原则,通过多种形式畅通24小时不间断、360度无死角的民意收集渠道,真正做到群众有求必应。

“从3月底开始,我们的民情‘热线’已经陆续开通,至7月共收集民情民诉982件,解决了835件,保证大事不出街道,小事不出社区,极大提高了万寿路地区居民生活幸福指数。35个社区的书记反映,通过这种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面对面与声对声相补充的形式,切实能够第一时间收集民情民意,切实将零距离为民服务落到实处,提升了群众对社区的信任度和满意度。”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冯军说。

每个社区对收集到的诉求建立台账、认真填写“民情热线日志”,按照分类分级处理原则,对社区能够解决的诉求,通过社区居民议事厅内部沟通协调、向街道相关科室“吹哨”、向地区党建协调委员会“吹哨”的方式解决居民困难;对社区不能自行解决的诉求,由社区主要负责人与网格书记协商后,填写批办单上交街道指挥分中心,按照“12345”热线处理程序进行分派;对于重大难点问题,由街道牵头成立专班,统筹资源推动解决……万寿路街道在多渠道零距离收集民意后,不断完善“零距离工作法”案件处理流程,层层抓落实,及时解决和反馈群众诉求。

对于突发事件、不稳定因素以及可能造成群众生命财产损失的诉求,立即响应;对于水、电、气、热等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的诉求,及时处置,并在24小时之内反馈情况;对于其他事项,按照事件轻重缓急,7天之内反馈情况;对于复杂疑难的合理诉求,要随时公示办理进程,并在15天之内反馈下一步工作措施。社区干部、“民情专员”按照群众的意愿主要以上门的方式反馈诉求办理情况,对因客观因素暂时无法解决的诉求,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做好解释安抚工作。对社区自主办理的诉求项目要及时反馈办理进度与结果。指挥分中心派发至各职能科室的诉求,在办理时及时通知社区,社区应派出社区干部和“民情专员”全程参与;结果反馈时,职能科室要与社区一起将处理结果反馈至诉求人。街道通过采取多种形式将诉求办理情况及时向群众反馈,努力提高居民的满意度。

“目前,零距离为民服务已经得到社区群众的广泛认可和肯定,我们在推行过程中也加大了对社区党组织的监督考核。35个社区党组织书记每天也都处在你追我赶、相互学习工作状态中。”街道组织部部长董利亚说。

上一篇:房山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坚守在一线” 全力做好防汛工作

下一篇:朝阳区东风乡成立“物业联盟”搭建多方交流平台